黑格尔的思辨语言有些晦涩难懂,如果我们回到自己的生命和精神本身,辩证法的分析和综合的统一就是容易明白的道理。如果不囿于黑格尔所说有限认识或知性思维的同一律的框子,生命本身就是辩证的。生命运动的自身差异、自己区分,是生命有机体潜在规定的自我实现,所以是与自身统一的,是分析的运动;生命有机体在自身运动中不断吸取整合自己的丰富规定性,以形成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的经验差别,自我区分的统一是生命的综合运动。伴随着人的自然生命的精神成长和发展既是社会化、普遍化的过程,也是特殊化和个性化的过程。
奎因认为,康德对分析和综合的区分是以模糊的包含关系为基础的,如说“物体是有广延的”是分析命题,因为物体的概念包含广延的规定,所以该命题只是把包含在主词中的广延性从物体概念中分析出来,它的真不依赖经验,而是逻辑真理。而当说“物体是有重量的”则是综合命题,因为在物体的概念中不包含重量的规定,只有通过经验才能把主词物体和宾词重量联系起来,所以,这个命题是经验命题,它的真假需要经验检验。分析命题是逻辑命题,综合命题是经验命题,这是一直到当代西方哲学中对分析和综合的基本规定。
我们暂且相信这个教条,另辟思路,像黑格尔那样,思考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统一的本体基础。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特别是在《小逻辑》一书中,他把分析和综合的统一看做是辩证法的本质特征。他既讲思想操作意义上的分析和综合,也讲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意义上二者的统一,甚至用分析和综合的统一贯通逻辑学的全部环节。从逻辑学的起点看,存在论诸范畴既是直接给予的,人的认识对它只能静观和分析,同时这些范畴又是概括的综合的认识,所以是分析和综合的统一。从逻辑范畴的自身进展说,每一范畴的自身区分和自我否定而形成的判断,是范畴或概念自身潜在的丰富性的展开,因而是与概念同一的,判断是分析的、必然的判断,但因为分析而成的新范畴自身的规定尚未展开,所以判断也是概括的、综合的。当逻辑范畴达于绝对理念的认识时,两种分析和综合的统一得到全部实现,认识的给予性、直接性与反思的构建性和能动性,理念的自身区分和统一等,都达于真正的辩证统一,从而表明辩证法是生命和精神自身运动的灵魂。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杜宾根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家庭教师,纽伦堡文科中学校长,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教授。1830年任柏林大学校长。创立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大地发展了辩证法。他的哲学的基本的出发点是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论(亦称“思有同一说”),精神运动的辩证法以及发展过程的正反合三段式。认为思维和存在统一于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一独立主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与基础,它的辩证发展经历了逻辑、自然、精神三个阶段。他的哲学是对三个阶段的描述,因而相应地由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组成。在职研究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