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方向人工智能专业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项目面向未来、面向国际、面向产业,以服务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为定位,突出体制机制改革、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等重点工作,力争将学院建设成为培养符合时代发展与国家未来需求的国际化、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基地
苏州大学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三大学科门类。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综合交叉学科、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
【专业领域】085410 人工智能
01 人工智能应用技术
【报考条件】
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考试科目】
科目一: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4英语(二)
科目三:302数学(二)
科目四: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复试科目】032001Python程序设计(笔试)、综合(面试)
【参考书目】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
《C程序设计》(第五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
032001Python程序设计:
《Python编程导论-计算思维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
【推免招生】
本专业面向全国院校招收推荐免试生。凡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按照我校和学院接收推免生相关规定,申请免试攻读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专项计划】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并参加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报名和统一入学考试。考生填写《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后,到生源所在地省教育厅(教委)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审核盖章,并按各考点要求进行报名。
【培养方式】全日制学习,实行学分制;
【学习地点】未来校区
【学 制】3年;
【学 费】10000元/生/学年;
【学历学位】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苏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历学位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授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
苏州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和全日制研究生一致,每年的十月份网上报名,十一月份现场确认,十二月份考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40理论力学(机电),复试:1、机械设计基础(笔试)(笔试),2、综合(面试)。
初试参考书:《理论力学》(I)(第六版)哈工大编,高教出版社。复试参考书:《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杨可桢编,高教出版社。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一般的上课形式是工作日晚上上课,或者周末上课,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上课形式以当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
报名苏州大学机械工程硕士的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部分专业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详见我校招生目录。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