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交通运输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需要具备必要的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知识,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运输管理实际问题;在导师指导下,跟踪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熟悉本领域研究课题的文献;能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本领域相关理论及实际问题的研究工作。具有独立从事交通运输管理或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
轨道交通学院是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而面向行业设立新型工科学院,设有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本科专业,面向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和轨道交通装备,培养高素质轨道交通特色在职研究生人才。
【专业领域】086100 交通运输
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05 交通能源与环境
【报考条件】
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初试科目】
科目一: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4英语(二)
科目三:302数学(二)
科目四:877交通运输工程学专业基础综合(01-04方向)或871传热学(05方向)(自命题)
【复试科目】
020001轨道学院复试综合卷(分方向选考):
01方向-土力学
02方向-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3方向-运筹学
04方向-机械设计基础
05方向-工程流体力学
综合(面试)
【考试大纲】
877交通运输工程学专业基础综合含工程力学、电子技术基础和交通工程学三门课程:01、04方向考工程力学,02方向考电子技术基础,03方向考交通工程学。
【参考书目】
871传热学:
《传热学》(第五版),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
877交通运输工程学专业基础综合:
1、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第2版)》单辉祖、谢传锋,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六版)、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六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交通工程学:
《交通工程学》(第三版)王炜,人民交通出版社、邵春福,《交通规划原理》(第二版),中国铁道出版社;
020001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杨可桢、程光蕴、李仲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20001复试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王富东、陈蕾,苏州大学出版社;
020001运筹学: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编,《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020001土力学:
《土力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合编,
020001工程流体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第2版,赵琴、杨小林、严敬、龙天渝,重庆大学出版社;
【培养方式】全日制学习,实行学分制;
【学习地点】阳澄湖校区
【学 制】3年;
【学 费】10000元/生/学年;
【学历学位】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苏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历学位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者,授予交通运输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