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研究生面向交通强国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人才及技术需求,培育面向深圳在职研究生城市综合交通一体化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高级人才;培养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管理、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运维管理等交叉学科领域专业知识,成为具有开阔视野、进取精神,较强创新及职业技能的复合型在职研究生交通人才。
搭建深圳大学多学科集群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平台,强调基于工程实践环境的应用型人才综合工程素质的培养与塑造,实施以社会经济及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校企联合培养。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企事业单位、交通规划设计院、交通设备研发生产企业等。从事交通组织、指挥、决策、维护、保障、管理工作,以及交通规划、工程设计、控制系统研发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部分优秀毕业生也可继续出国深造。
一、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不接受同等学力人员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专业方向:
1、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01 交通安全运维: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管理和维护。
02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设计、交通大数据分析、公交智能化综合调度等。
03 交通运输规划:现代交通需求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TOD城市交通规划。
04 交通物流:物流布局优化、物流网络分析、综合运输、多式联运和港口物流。
2、应用技术学院
01 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主要研究轨道交通驱动的城市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运输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轨道、道路、常规公交和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现代化理论与方法,运输系统仿真,轨道交通票制票价与客流分析,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协调和运输组织调度,现代客运管理等。
02 轨道交通智能检测与安全技术: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优质、高效、安全运行为目标,主要研究车辆系统、轨道系统,及供配电、信号与通信、控制等其他系统和设备、关键零部件的耦合关系与交互作用的机制与规律、故障缺陷与失效的机理和变化规律,基于多传感器多物理域信息融合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服务及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感知与监控、健康评估、故障诊断和敏捷运维保障的理论方法、关键技术、新方法与新装备,以及城市交通安全保障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安全系统设计研发与运行评价分析等及其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与推广。
03 新型载运工具与车联网技术及应用: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有序、优化、安全运行为目标,主要研究新型载运工具(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现代有轨电车、空轨等),以物理信息融合系统、车联网、道路交通综合信息、大数据与云计算、智能辅助驾驶与无人化驾驶为基础的“人-车-路”协同系统及设施与服务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实施应用、运维保障及服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新方法与新装备。
三、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907运筹学二、914交通运输工程学;
四、专业课程:
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课程分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工程实践课,主要核心课程有:交通规划理论、交通流理论与控制、交通系统建模与仿真、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运筹学。
核心课程设置:《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与管理》,罗钦;《交通运输工程学》,程涛/张雄飞;《轨道交通再制造先进技术》,程涛;《轨道交通检测与安全技术》, 宗传苓/罗钦;《专业实践》与《工程伦理》,导师组。
五、学 制:全日制研究生修业年限一般为2-4年;
六、学习方式: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七、学历与学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学校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专业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