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项目对农业资源高效与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企业从事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以及领导管理等工作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和排头兵,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行列,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在职研究生、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农业经济管理在职研究生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
【专业领域】085700 资源与环境
【报考条件】
考生学业水平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4、在校研究生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取得所在单位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意见书。
5、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须具备以下报考条件: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领域)相关的第一作者研究论文;补修六门以上(含六门)报考专业(领域)的本科主干课程,由补修课程的高校教务部门出具加盖教务部门公章的成绩单。符合以上条件者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6、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须具备以下报考条件: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领域)相关的第一作者研究论文,符合条件者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考试科目】
科目一: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4英语(二)
科目三:302数学(二)
科目四: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
【考试大纲】
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
包括《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两门课程,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1、掌握《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2、具有利用《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相关基础知识分析实际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问题中的化学过程,并能提出具有科学依据的解决方案。
3、具有利用《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相关基础知识进行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的计算能力。
【推免招生】
本专业面向全国院校招收推荐免试生。凡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按照我校和学院接收推免生相关规定,申请免试攻读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专项计划】
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须满足各项报考条件的要求。其他未提及之处,均以教育部发布的骨干计划、对口支援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和思政课教师计划招生文件为准。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我校将继续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民族骨干计划”)、以单考形式在西藏自治区定向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援藏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以下简称“大学生士兵计划”)。
【培养地点】校本部(东校区和西校区)、烟台研究院和三亚研究院。
【学 制】基本学制为2-3年,部分人才培养改革专项修业年限为3年。
【培养方式】全日制学习,实行学分制;
【学位授予】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授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