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专业方向包括:金融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IT管理、物流技术、企业信息化、零售与分销管理、IT项目监理、信息安全、软件工程技术、嵌入式系统等。
一、报考条件:
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二、软件工程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
软件工程硕士采用小学期制,一年分为四个小学期,每个小学期历时8周,设置十到十五门课程可供选择。
三、学习方式: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培养,上课时间一般为每周日,上课地点一般在杨浦区校本部。
四、申请硕士学位:
在职工程硕士一般应结合企业的实际问题在企业进行论文研究工作。
每位学生由两名导师联合指导,其中一名来自企业,一名来自学校。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完成后,可申请由复旦大学组织的答辩。
通过论文答辩,并经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复旦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完成整个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校本部)和论文的时间一般为2.5年(各领域不同),最长不超过5年。
录取为在职工程硕士的考生,入学前必须就培养费等有关事宜和复旦大学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书。
复旦大学软件工程在职研究生属于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属于学历教育,毕业后可以获得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双证,但是至于能否申请上海户口要看上海本地的要求。上海现在一般是积分落户的政策,也就是说具有双证确实竞争力比较强,但也不是落户的决定性因素。
报考条件是: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复旦大学软件工程在职研究生属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根据往年的学费标准来看,学费是全部120000元,在非全日制研究生中也属于比较高的一个学费标准,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非全日制研究生每年12月参加与全日制研究生同时进行的全国统考,经过初试复试后方可入学。报考条件是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复旦大学软件工程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61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
参考书目:
Mark Allen Weiss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Java语言描述(英文版·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三版。
Roger Pressman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英文版,第7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七版。
Randal Bryant;David O’Halloran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英文版·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第二版。
复旦大学软件工程硕士毕业后获得的是硕士学位和硕士学历证书,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是获得双证,不同的是学历证书上会标注学习方式字样。复旦大学软件工程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61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迎合企业信息化对技术创新和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以“顶天立地”为研究和培养指导思想,以“利用研究的方法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目标,以 “业务(需求)+(信息)技术、(软件工程)管理”三位一体为方法,深入了解企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期望,形成了“立足行业、聚焦应用、面向服务、强调协同、软件工程”的宗旨和特色。
复旦大学软件工程硕士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
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
Mark Allen Weiss,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Java语言描述(英文版·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三版。
Roger Pressman,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英文版,第7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七版。
Randal Bryant;David O’Halloran,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英文版·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