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音乐教育方向)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国内建立较早、师范类的艺术学科,是山东省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建设重点专业,更是山东省唯一的音乐学在职研究生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在学科振兴计划中被山东师范大学增列为品牌建设在职研究生学科。
一、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专业方向:音乐教育方向
三、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6艺术基础、844中外音乐史;
四、初试参考书目: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刘再生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刘再生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西方音乐通史》姚亚平主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五、复试笔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和声学:《和声学教程》斯波索宾等合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六、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复调:《复调音乐教程》于苏贤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配器:《管弦乐队乐器法》施咏康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管弦乐队配器法》施咏康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七、学 制:3年。
八、学习方式:
非全日制研究生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录取时需签订定向就业合同。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后不转户口、不调档案、不安排住宿等。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和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九、学历与学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学校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音乐教室想要学习在职研究生的话可以选择中国人民大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研究方向的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进行学习,也可以选择音乐学专业,具体要看考生自己的需求。
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一般大专及以上学历就可以报名学习,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学员可以参加申硕考试,通过申硕考试完成论文答辩可以授予硕士学位。
人大音乐学在职研究生学习方式是:
1、周末班:学制二年,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集中授课定期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一般每个月的第一周或第二周的周六、周日全天上课,专题讲座根据课时合理设计安排。专业课一对一实施教学。
2、暑假班:学制二年,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集中授课分两个暑假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专业课一对一实施教学。
音乐在职研究生属于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入学审查,不需要考试。课程设置既包括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同时也将艺术学作为音乐教育的学科基础;既有研究方法又有成功案例,同时也设置哲学类相关课程为研修班学员提升人文素养。采用理论和实践并举,文化和音乐艺术并重,集中面授和分别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音乐艺术名家共同分析经典音乐作品,拓展前瞻性音乐文化与实践技巧,开放视野,提升综合艺术能力。
音乐在职研究生班为广大音乐教育、音乐表演工作者与爱好者提供一个提升的机会,也将为有多年丰富经验的各类音乐相关人士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激活思想、开拓创新的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音乐学专业课程报考:艺术哲学、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专业课、音乐分析、中国民歌、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等等,拓展课程包括:全媒体时代的艺术生产与传播、艺术心理学、美学研究、声乐表演、即兴钢琴演奏、合唱指挥、小提琴等。中国人民大学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既包括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同时也将艺术学作为音乐教育的学科基础;既有 研究方法又有成功案例,同时也设置哲学类相关课程为研修班学员提升人文素养。
中国人民大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研究方向课程研修班有音乐教育方面的课程可以学习,属于同等学力申硕,先学后考,一般大专及以上学历就可以报名学习。
该课程班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组织师资力量授课,授课教师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国内著名高校的学术翘楚及国家级文艺院团精英及社会文化艺术名人等组成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