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挑战,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和行动指南。为更好地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与资源利用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资源、环境、化学等跨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及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较早开展资源与环境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机构之一。围绕“生命资源”这一富有前瞻性的全新概念,深度融合化学、环境、农林、材料和医学等环境工程多学科资源,旨在运用科学方法丰富并优化人民生命的保障手段与文明传承的资源体系,塑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知识扎实、科研水平过硬、勇于领跑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坚定政治立场、内秉家国情怀、突出创新能力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专业领域】085700 资源与环境
1、低碳污染控制技术:
面向“减污降碳”国家重大环保需求,广泛开展水、气、固废等低碳污染控制和资源化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实践,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前沿性。特色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水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环境功能材料、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
2、区域(流域)污染控制:
聚焦我国重点区域和流域的复合型污染难题,开展气-水-土-生多介质、多过程耦合的污染监测、评估、预警、控制等理论与技术研究。主要特色研究方向包括区域污染监测与模拟、大气与水污染形成机制、水土气界面物质转化、多源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与流域综合治理的系统性研究。
3、环境健康与生态保护:
以探究复杂环境问题背后的科学机理为目标,发挥中国人民大学文、理、工科齐全的综合优势,综合运用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基础理论和统计学、信息学、管理学的前沿技术,文理贯通,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特色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环境生物科学与技术、生态环境与健康、生物多样性保护。
4、环境系统分析:
面向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需要,从战略与政策高度调控经济社会环境系统,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该学科方向研究与应用并重,充分体现中国人民大学在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智库作用。特色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环境评价、环境政策、环境过程模拟与调控、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
【报考条件】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以开学报到日为准)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且须同时符合6所述条件。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且须同时符合6所述条件。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对按以上3或4条件报考的考生,还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报名时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或其他语种相应级别水平;
(2)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3)复试时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0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文章3篇。
【考试科目】
科目一: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英语(一)
科目三:302数学(二)
科目四:832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满分(水污染控制工程40%、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0%、固废污染控制工程30%)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参考教材】不指定教材,考生可参考相关各类主流教材;
【培养方式】非全日制学习,实行学分制;
【学习地点】北京中关村校区
【学 制】3年;
【学 费】60000元/学年;
【学历学位】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历学位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授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