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中国日报社摄影部主任徐京星作了题为“中国新闻的国际传播——影像的力量”的讲座,徐京星结合个人从业经历,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给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摄影专题讲座。讲座由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王晶主持,副院长宋毅及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拥有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该中心依托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英语学院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具有深厚英语文化背景的研究型师资,充分发挥北外40多种外国语言的独特优势,对国际新闻、中国对外传播以及跨文化传播展开全方位研究,致力于同国际学术界展开直接对话,为中国对外传播事业做出贡献。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外国新闻媒体、中国对外传播、外国影视、媒体与外交、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广告。
徐京星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古巴总统卡斯特罗的合影为例,讲解了如何通过表情与肢体语言来解读照片背后的事件背景。
他以自身经历说明了影像的价值。他提出“真、心、人、活、快”五大摄影要素,分别是指:摄影要遵从客观事实、要用心拍好每张照片、要多拍人物照片、要拍鲜活的照片和要果断地拍照片,讲求时效性。他强调了独家新闻照片的重要性,“照片像素不是问题,关键是要第一现场”。
徐京星1978年参加工作,先后就职于中国青年报社、中国人口报社。1993年调入中国日报社摄影部任图片编辑、中央外事新闻摄影记者。1997年4月被任命为摄影部副主任。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