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英国切斯特大学商务研究院院长Phil Harris作了题为“国际形象传播”的讲座,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由英语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发展而来,拥有新闻学本科和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层次教育。该系依托英语学院雄厚的师资和广泛的影响力,采用英语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有机融合的非传统教学模式,以全英语教学、全媒体教育和全程新闻实践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国家当前急需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哈里斯教授和中国的缘分由来已久,第一次拜访中国还是在40年前。在中国教学访问的二十多年来,他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的不断崛起和随之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崛起中的中国应该如何传播国家形象,如何更好地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哈里斯教授认为目前中国政府的形象传播存在欠缺。以语言为例,文化传播往往从语言开始。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者最多的语言,但是对汉语学习的推广远远不够,甚至连很多中国人自己也不重视母语的教育。中国应该在海外推广汉语教学,慢慢搭建起和世界沟通的桥梁。
至于如何建立国家形象,哈里斯教授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是环境问题,中国应保护好国内的生态环境。中国现下污染确实严重,但在APEC会议与阅兵式期间出现的“APEC蓝”和“阅兵蓝”表明中国完全有能力做好这一点。当国内环境问题处理好了,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任加强,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不能让雾霾“阻挡”了世界对我们的观察。其次,中国应当加强对历史文化的根的保护。相比美国几百年的历史,中国上千年的历史可谓是独一无二。中国需要做的是好好珍视这份祖先的“遗产”,并将其推广到世界范围,让国际社会能感受到其厚重的文化气息。最后,哈里斯教授强调,中国可以展现自己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的实力,这对提高国际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