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余玉萍教授,外语学院目前设有阿拉伯语、法语、意大利语、日语、朝鲜(韩国)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越南语、葡萄牙语十个专业。 外语加经贸专业知识是外语学院本科教学的特色。其宗旨是培养精通专业外语和经贸知识,能够从事本专业教学、科研,并能胜任国家机关、涉外国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余玉萍教授简介如下:
个人简历:
余玉萍,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1987-1992年 北京大学东语系阿拉伯语专业 本科;
1989-1991年 埃及开罗大学文学院 留学生;
1992-1995年 北京大学东方学系阿拉伯语专业 硕士;
1998-2003年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 博士。
工作经历:
1995年至今 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阿拉伯语系主任。
学术职务:
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生:基础阿拉伯语(1-4),阿拉伯语语法,阿拉伯文学选读,阿拉伯语阅读等。
研究生:阿拉伯近现代文学研读等。
教学成果:
1.课程建设:
基础阿拉伯语常规课程建设,校级,2008年结项,排名第二。
2.教材:
《阿拉伯语阅读教程》(第四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科研成果:
1.代表性专著:
《伊本·穆格法及其改革思想》,独著,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年版,15万字。
2.代表性学术论文:
《再建女性话语:<肉体的记忆>对于当代阿拉伯女性叙事的新启示》,外国文学研究(A&HCI),2012年第2期;
《游牧与抵抗——塔哈尔•本•杰伦“三部曲”的隐喻解读》,外国文学评论(CSSCI A类),2012年第1期;
《马格里布法语后殖民文学述评》,外国文学动态(CSSCI扩展版),2012年第1期;
《阿尔及利亚女作家阿西娅·杰巴尔——以他者的语言重建本族女性身份认同》,外国文学动态(CSSCI C类),2011年第2期;
《阿多尼斯诗歌的现代性命题——以<大马士革的米赫亚尔之歌>为例》,外国文学评论(CSSCI A类),2010年第4期;
《论女性自传中自我主体的漂移性——以纳娃勒·赛阿达薇的自传<我的人生书简>为例》(第二作者),当代外国文学(CSSCI C类),2010年第4期;
《从<一千零一夜>到<安塔拉传奇>》(合著),读书(CSSCI B类),2010年第8期;
《伊本·穆格法对<五卷书>的重新解读》,国外文学(CSSCI C类),2003年第2期。
3.译著、编著:
《东方民间故事精品评注丛书——阿拉伯民间故事》,本册主编及第一译者,辽宁少儿出版社,2001年版。
4.研究项目:
“阿拉伯当代文学的转型与嬗变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1年获批,项目主持人。
获奖:
2013年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科研标兵”;
2012年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优秀科研奖;
2010年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优秀科研奖;
2008年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优秀教学奖;
200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