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邀请谷晓红教授作了一场题为“健康理念及养生有效方法”的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3个含自主设置博士授权点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9个(含自主设置硕士授权点13个);还有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法律硕士、金融硕士、税务硕士和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等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谷晓红教授在笃学讲堂为同学们讲授了一场受益匪浅的健康养生讲座。谷教授首先向同学们阐述了健康的理念、标准、健商以及健康的四要素。谷教授重申“健康是‘1’,事业、家庭、亲情、爱情、财富都是‘0’,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才有意义,所以我们要以健康为本。”中国古文化中就已经定了健康的标准,即体壮为健,心怡为康。谷教授强调了健商的重要性,她指出“健商是一种身心健康程度,以及本人对健康的认知、管理的水平测试。然后,谷教授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四要素,分别为父母遗传,占15%,社会自然环境,占17%,个人生活方式,占60%,医疗条件,占8%。接下来,谷教授向同学们讲解了中医养生的整体观,她解释到,“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人本身也是多个子系统形成的一个整体,人生病也是因为内外因素作用的一个综合性疾病状态。”谷教授分别介绍了养生的四个原则:童心、蚁食、龟欲、猴行。最后,谷教授详细地介绍了十二类养生方法,如情志养生、四时养生、环境养生等,为同学们管理健康提供了详细可行的指导。
谷晓红,1962年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老年学学会医药保健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中医学教学、科研、临床三十年,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孔光一教授,谷晓红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诊疗经验,擅长内科、老年病、妇科、儿科等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保健。现主讲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温病学课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温病学学术带头人。
参加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主持多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的科研课题,发表学术文章10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20余部,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新世纪十二五规划教材《温病学》主编,总编中医经典教学和临床高级参考丛书 《中医经典精解》 ,主编 《温病条辨百题精解》 、《温病精义》、创新教材《中医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程》等。获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多次应邀到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台湾等地进行学术交流。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期间,参加召开的中医药抗击非典会议,大力倡导运用中医治疗传染性疾病。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
近年来作为中医药教育工作者,根据中医学“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健康理念,积极传播中医健康文化,专著《治未病延年益寿》人民卫生出版社、《养生有方》华夏出版社。在北京青年报发表和网上视频举行健康与养生专题讲座。在光明日报发表“上医医未病之病”整版文章。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国医堂养生栏目中连续播讲两个月。
谷老师是奥运期间作为受聘于奥组委的通用培训专家、中国妇联和女性健康基金会举行的女性健康中国行的首席专家。曾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德育先进个人、全国首届杰出女医师、北京市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