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播研究”系列讲座第四讲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三楼学术研讨厅举行。新浪网图片编辑马俊岩受邀作题为“网络图片专题的策划与编辑”的主题演讲。讲座由曾璜老师担任学术主持,北外毕苏羽老师主持。
马俊岩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与体会,向大家介绍了互联网时代图片传播的特点和网络图片编辑的工作方式。
讲座开始,马俊岩老师首先介绍了网络图片编辑和传统图片编辑的工作方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呈现形式上,网络编辑更为多元;视觉关系上,网络编辑对图片的信息量和审美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图文关系方面,网络图片编辑更强调图片说明和图文逻辑;产品意识方面,网络图片编辑追求独特和创新;在传播方式上,网络图片编辑享有更加多样的传播渠道;运营推广是网络图片编辑传播的重中之重;反馈互动和数据分析则可以帮助编辑人员更好地研究受众需求。这些不同决定了网络图片编辑这一新兴行业充满着机遇与挑战。
马俊岩老师和大家分享了网络图片编辑的工作流程与经验。第一步是选稿。选题主要集中于时政热点、反映时代特征的人或群体、重大社会事件下隐藏的社会现象和有历史厚度或人文情怀的事件等几个方面。第二步是与摄影师合作,这要求编辑具备娴熟的合作交流能力。第三步是后期编辑。编辑一般从小角度切入,运用蒙太奇等技法,结合图片之间和图文之间的逻辑对大量图片进行分类整合。第四步是通过多种方式传播推广成稿。最后,进行受众研究和数据分析,并通过反馈及时调整,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随后,马俊岩老师谈到,一个好的图片新闻应具备题材、拍摄技法、编辑手法、传播角度和社会意义等五个基本元素。一个优秀的编辑记者应当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价值判断力,而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时代变化能力等同样不可或缺。
马俊岩老师还和大家探讨了网络图片专题可能涉及的新闻伦理道德。她告诫大家,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新闻人,要时刻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不能为了点击量而放弃自己的职业操守。
最后,曾璜老师点评了本次讲座。他谈到,网络图片编辑是当下国内最前沿、也是人才最稀缺的行业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前景。这说明了在网络时代,新兴媒体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曾老师鼓励大家开拓视野、全面发展,争取做新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