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邀请全国台联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汪毅夫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开展第三十期“开放与交叉”主题学术讲座暨中国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第四期“东亚论坛”。本次讲座由副校长王恩科主持,省台联会及我校师生100余人聆听了讲座。
汪毅夫讲座的题目是:台联的必修功课和作业成绩。在讲座中,他从台联的必修课“团结、联谊、服务”广大台胞的工作目标和现实成绩,谈到两岸关系的历史演变,列举了重要的史实,如“美丽岛事件”、台湾的党外运动发展、早期台湾为民族复兴所做的斗争和牺牲、台湾民众爱国爱乡的历史传统,以及日据时代台湾普通民众对统治者的精神抗争等,并介绍了台联近年来开展中国台湾青年交流活动的创新,特别通过自身多年来的与岛内学术交流的感受,阐述了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汪毅夫说,台联作为联系海峡两岸台胞、海内外台胞的同乡会,始终充分发挥台联独特的亲情乡情优势,从1981年成立起,一直与台湾各界人士交流,在宣传大陆,消除误解,寻求两岸民众心灵契合,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上做了大量工作,服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统一的主题贯穿始终。
汪毅夫对同学们提出了希望:年轻人应该发挥自身所学所长,透过历史找到看问题的方法,勇于展现自己的思想,勇于和中国台湾同胞产生精神交流,思想碰撞。
讲座开始前,校长杨宗凯会见汪毅夫会长。杨宗凯介绍了华师的校史,与中国台湾高校开展文化交流及台湾师生在校学习生活等情况,汪毅夫对未来台联和我校加强合作,共同开展中国台湾问题研究,做好对台交流服务与合作寄予期望。省台联会长江利平、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罗鹰、副校长王恩科、全国台联办公室秘书处处长何军参加会见。
汪毅夫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台盟中央副主席、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常务理事。2012年12月起任全国台联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