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友好交往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在浩如烟海的阿拉伯古籍中,关于中国的记述十分丰富,其中既有曾经游历中国的阿拉伯商人、旅行家确凿可信的见闻,也充斥着大量知识与想象、真实与虚构相混杂的文字。在阿拉伯古籍中呈现的中国形象,总体上是正面、美好的,而且不曾出现断层和逆转,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在近代,中阿两大民族的境遇颇为相似:都遭遇了西方文明的激烈冲击,经历了传统与西化紧张而复杂的互动,也都有一个共同的“他者”——西方。西方既是侵略者和敌人,又是导师和楷模,还是两个东方民族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因此,近代阿拉伯和中国关注世界的目光,主要集中在西方“他者”身上;近代阿拉伯世界并非大多数中国人关注的对象,近代阿拉伯知识界的目光,也较少投射于中国——遥远东方的另一个“他者”。
然而,一个庞大、古老、在人类文明版图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国,是不可能彻底消隐于阿拉伯近代知识精英视野之外的。实际上,近代阿拉伯一些文学家、思想家也曾在作品中或多或少地涉及中国。大约100年前的阿拉伯人如何看中国?这是中国和阿拉伯学术界均涉猎不多的一个领域,但是,探究这一领域颇有意义,因为它或许会解答这样一些问题:较之于文明昌盛的古代中国和全面崛起的当代中国,一个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是以怎样的形象呈现在阿拉伯人视野中的?阿拉伯古人对中国怀有的良好印象,在多大程度上对近代阿拉伯人的中国认知产生影响?西方又在多大程度上制约乃至塑造着近代阿拉伯人的中国认知?在多少有点同病相怜的阿拉伯人眼里,身染沉疴的贫弱中国病症何在?中国作为一个“他者”的意义何在?未来中国的出路何在?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近代阿拉伯重要思想家谢基卜·阿尔斯兰(ShakibArslan)撰写的关于中国的系列文章,作一案例分析,以期窥斑见豹,了解100多年前阿拉伯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谢基卜·阿尔斯兰(1869—1946),出身于黎巴嫩一个信仰伊斯兰教德鲁兹教派的家庭,早年曾师从穆罕默德·阿卜笃等阿拉伯近代启蒙思想先驱,并参加过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游历过欧洲及阿拉伯多国;后专事写作,作品涉及文学、思想、政治等诸多领域,代表作有《为什么穆斯林落后而他人进步》等。他还常年为阿拉伯各国报章撰文,呼吁借鉴西方文明、复兴阿拉伯伊斯兰文化。1900—1901年间,谢基卜在发行于埃及、面向整个阿拉伯世界的近代最重要学术刊物之一《文摘》(Al⁃muqtataf)上发表总题为《中国之未来》的系列文章。促使谢基卜撰写这一系列文章的直接原因,是1894至1895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作者在1900年8月发表于《文摘》的首篇文章中开宗明义:
众所周知,几年前的中日战争,撕破了中国的篱墙,去除了中国的威严,将其弱点袒露于西方各国面前。从此,西方列强开始觊觎这个广袤的王国。而之前,这还不过是欧人心中的窃念和妄想,现在却成了他们的夙愿和笃志。如此变故,皆因这一庞大国度极像一面大鼓,其体积看来硕大,其声响传之遥远,但只要用手割破,便会发现其内里空空如也。于是,其体积不复巨硕,其声响也告中断。自中日战争后,欧洲人脑中便生出念头,欲将中国置于因文明落后而臣服于欧洲的东方帝国之列。毕竟,愚昧终究对科学称奴,落后者必定沦为前行者之附庸。(1900年《汇编本》,第124页,以下该刊引文只标注年份和页码)
鉴于中国乃是各国之中面积最广阔、人口最繁多、历史最悠久的帝国,是欧洲列强最欲获取的东方帝国,众多观事者不免想知道:欧洲能令中国俯首称臣,并获取其利益吗?抑或这是难以实现的愿望,是至今无法跨越的障碍?中国军事之羸弱,足以导致其政垣坍塌、国体溃散吗?抑或在其军力之外,另有足以维系其统一的其他要素和凝聚之力?另,北京当局一旦崩溃,整个中国都将随之崩溃吗?抑或中国凭借其紧连之血脉、坚固而柔韧之肢体,将依然屹立于西方势力面前,独立于其控制之外?总之,中国究竟是欧洲人嘴里一块易于咀嚼的美食,还是梗塞其喉咙的一根鱼刺?我于匆匆间撰就数文,依理凭据,研究何以中国将坐以待毙,为欧洲人所征服吞并,或中国何以能挽狂澜于既倒,救溃堤而除险,脱黎民于水火。(1900年,第125页)
随后,作者分别从中国的工业、农业、商业、政治、军事、宗教、道德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社会与文化的优势与弊端。(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