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探索四十年、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十周年发展论坛在北外举行。新华社原副社长、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马胜荣,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刚毅,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浩,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有中、赵刚,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袁军,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原执行院长章晓英、党总支书记陈小龙、院长姜飞出席论坛并发言。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等多个单位的业界导师代表与校友、院友及在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学科建设历史,展望新时代的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论坛由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魏伟和北京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刘洪悦主持。
马胜荣对北外“外特精通”的办学理念,及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复语型、复合型、全媒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希望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北京外国语大学国新学院能够在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领域独树一帜,为中国国际传播事业贡献卓越力量。
王刚毅重温了在北外的学习经历,他强调,国际传播的视野应高远,既要看到自身,也要关注外部,实现平等交流。他祝愿北外国新学院继承优秀历史传统,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国际传播人才。
王浩对学校的培养表达真挚的感谢,他通过分享在平面媒体、媒体融合和人工智能赋能国际传播三个阶段的职业经历,强调了技术进步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呼吁青年学子培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赓续北外传统的学脉薪火,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孙有中指出,经过四十年的学科建设,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在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成为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重镇,在学术界和媒体行业获得广泛影响。他建议学院未来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外语教育,确保学生具备多语种的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国际视野。同时,深化对中国话语体系的教育,培养学生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这对于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知至关重要,希望学生在学院中不断追求卓越,勇攀科技和文化的高峰,为祖国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进步努力拼搏。
赵刚指出,北外始终秉承服务国家战略、满足国家需求的红色基因,每一步都紧跟时代步伐,为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和推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贡献力量。展望未来,首先,要坚持讲好中国故事,这是北外新闻传播学科的血脉所系;其次,强化外语教育,确保学院特色鲜明;第三,加强国际传播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舆论挑战。他呼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在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为祖国的发展和世界的进步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袁军指出,北外是改革开放以后首批开办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高校之一,北外新闻传播学学科依托北外国际化的丰富资源以及外国语言文学的雄厚实力、区域国别研究的学术优势,在国际传播、传播史论、跨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各个方面积攒实力,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北外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面临当前新的使命和时代需求,学院将用好四十年的探索积淀,砥砺前行,为未来更加辉煌的四十年开启新篇章。
章晓英对北外新闻传播学学科探索四十年来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并向学院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院友们以及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一线辛勤工作的教职员工们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同时希望学院继续秉承初心,为实现培养中国深度、全球广度和人文高度的国际传播人才目标而努力。陈小龙表示,未来北外国新学院将继续秉承“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多样话语体系、形成同我国当前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贡献智慧和力量。姜飞回顾了学院一路走来经历的多次重要发展与转型,对支持学院发展的领导、同行、院友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学院继续坚守“强特色、做主流”的目标与责任,进一步推进多元立体的学科体系建设,打造更加国际化的交流平台。
在师生访谈与对话环节,谢庆立、董晨宇、刘洪悦、刘沫潇、林续廖、刘心怡、程琪越等教师和毕业生、在校生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孙有中和赵刚分别为马胜荣、王刚毅、王浩、章晓英、谢庆立颁发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四十年卓越贡献奖,感谢他们为北外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一起向未来》的歌声中,学生代表为业界导师代表送上鲜花,表达了对潜心指导在职研究生新闻传播实践的业界导师们的崇高敬意与衷心感谢。
北外于1985年开设国际新闻专业方向,是改革开放以后首批开办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高校之一。2001年,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成立。2009年,本科“新闻学”专业获批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14年,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式成立。学院秉持“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理念,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以复语型、复合型、全媒体新闻实务教学为特色,逐步完善专业设置,培育优质师资,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建立了系统性的本、硕、博培养体系和新闻传播、国际传播学术科研平台,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