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职业技能提升的必要要求,选择就读在职研究生的人逐年增多,于是有考生比较在意应用心理专硕和学硕有哪些区别。心理专业确实一直以来都是很热门的专业,关于应用心理专硕和学硕有哪些区别,考生可以提前有所了解。
一、应用心理专硕和学硕有哪些区别
应用心理专硕和学硕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具体如下:
1.培养目标
专硕: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心理学专门人才为目标。强调理论与技能的结合,注重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临床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用户体验等领域能够熟练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学硕:侧重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的心理学专业人才。注重学生对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系统掌握,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在心理学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索,为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做出贡献。
2.考试科目
专硕:通常包括政治、英语(多数考英语二,部分院校考英语一)和心理学专业综合。其中,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考试内容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多个科目,满分300分。
学硕: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和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一般为全国统考,考试内容包括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统计与测量、实验心理学等,满分300分。
3.学制与学费
专硕:一般学制为两年,也有部分学校为三年。学费相对较高,可能过万,具体费用因地区和学校而异。
学硕:一般学制为三年,学费多为8000元/年左右,不同学校可能会有所差异。
读博方式
专硕: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需要参加全国统考才能攻读博士学位。
学硕: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即直博或硕博连读。
4.课程设置与学习方式
专硕:课程设置紧密围绕应用领域,强调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除了基础理论课程外,还会有大量的实践课程和实习环节,如心理咨询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实训等。学生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专硕的论文通常更偏向应用,要求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学硕:课程设置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入性,强调对心理学经典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学生需要修读大量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如心理学史、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等。学硕的学习方式以课堂教学、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为主,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工作,培养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论文则更偏向理论,要求学生在某个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研究创新。
5.就业方向
专硕:更适合从事与应用心理学相关的实际工作,如在企业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培训与发展、市场营销等工作;在教育机构中从事心理咨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在医疗机构中从事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在社区、政府部门等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社会调查与研究等工作。
学硕:就业方向则更为广泛,除了可以从事与专硕类似的应用领域工作外,还可以在高校、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如担任心理学教师、研究员等职务,开展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推动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二、在职应用心理硕士报考流程
参加统考,每年10月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11月进行网上确认,12月末参加全国统考初试,初试成绩达到院校要求的分数线可以进入复试,学校会通过初试复试成绩综合择优录取。考试竞争激烈,在职人员一般选择考前辅导课程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