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顺利举行。由武保林教授指导的金文瀚、由沙云冬教授指导的骆丽两位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进行了学位论文成果汇报和答辩。沈阳航空航天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润东,党委常委、副校长卫海桥,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崔楠出席答辩会,部分硕博导师、在读硕博士研究生进行现场观摩。
本次答辩由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郝燕平总师担任答辩主席,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杜少辉总师、东北大学王建军教授、沈阳工业大学毛萍莉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陈荣石研究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杨晓东教授和孙丹教授担任答辩委员,王共冬教授担任答辩秘书。
会议由党委常委、副校长卫海桥致开场词,对各位评委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卫校长首先感谢评委专家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和指导,并指出这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首届博士论文答辩会,标志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实现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完整周期,真正建立了本硕博贯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次答辩会是学校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重要事件。希望两位博士研究生以自信的姿态展现学术成果,期待专家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答辩会上,两位博士研究生对学位论文进行了详细汇报,答辩委员会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评委专家认为,金文瀚所完成的题为《AZ31B镁合金板材的织构形成机制、各向异性及成形性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面向航空航天领域轻量化构件制造需求,针对AZ31B镁合金板材在制备成形过程中的基础科学及工艺问题,系统研究了铸态板材在室温轧制过程中的织构形成机制和冷轧板材的各向异性以及成形性,研究成果为航空航天轻量化镁合金构件精密成形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骆丽所完成的题为《SiCf/Ti复合材料轴结构损伤分析及失效机理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面向航空发动机SiCf/Ti复合材料轴结构,研究了SiCf/Ti复合材料轴结构的损伤特征,以及典型铺层方案的SiCf/Ti复合材料轴结构在扭转载荷下的失效机理,研究成果对航空发动机SiCf/Ti复合材料低压涡轮轴结构设计和结构完整性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经答辩委员会现场质询、评议和表决,一致认为金文瀚和骆丽两位同学的论文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答辩成绩均为优秀,建议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0年开始首届博士研究生招生,学校通过提高在职博士研究生待遇、设置优博论文培育基金、学术新星奖学金、支持研究生出国交流和参加国际会议等多种措施激励博士研究生创新成果产出。学校对博士毕业生,通过严把开题、中期考核、院校多轮预答辩、官方平台全盲审等措施保障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作为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后培养的首届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不仅代表着个人学术生涯的升华,更标志着我校研究生培养水平迈向一个新的台阶,为我校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将持续深化博士培养改革,为我国航空航天等国家重大需求领域输送更多“顶天立地”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