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档案学在职研究生专业创办于复旦大学分校图书馆学系,复旦大学分校、华东师范大学分校等五所学校合并,组建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分校改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档案学专业隶属于文学院图书馆学系。档案学专业独立成立档案学系,隶属于文学院。新上海大学组建后,档案学专业设在文学院档案学系。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成立,档案学专业设于图书情报档案系。
上海大学档案学专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拥有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6人,55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建有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实验示范中心、现代保护技术实验室、数字档案馆实验室。建成上海本科教育高地。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档案学专业逐步形成四大办学特色:
一是形成了综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上强调人文、管理与技术的结合,构建起“以大类基础课程(含通识课、研讨课)为平台,以档案学专业主干课为核心,以文秘与办公室业务、信息技术应用与程序设计为两翼,以选修课程为拓展”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档案与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文秘办公室业务、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二是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成果突显。专业教师先后承担完成2项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本国家级教材的编写,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门、市级精品课程2门,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三是形成了校局馆联合办学的“产学研”良性互助合作机制。上海市档案局馆与上海大学档案学系合作共建,设立档案奖学金;与上海大学正式签署了共建档案学系的协议;在上海大学设立档案学科发展基金;上海大学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列入《上海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前,档案学专业已在上海市档案局馆、上海区县档案馆、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档案馆、中国商飞档案信息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27个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构建起良性“产学研”互助合作机制。
四是实施精细化人才培养策略。近年来,根据学校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图情档系通过实施“全程全员一对一导师制”,让本科生享受到研究生般的导师指导,通过持续组织和开展与户有约”周末校园文化活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志愿讲解员队伍、“行思慈善义工队”、暑期社会实践等拓展学生的社会接触空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奉献意识。
上海大学在职研究生以国家各级档案局和档案馆(室)两大专业系统为支撑,就业对口率高,一次就业率保持在100%。主要流向党政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有企业、三资企业等。毕业生多已成为上海档案部门的业务骨干和相关部门的信息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