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职研究生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矢志不移致力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外国文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有专注的学术精神、优良的学术品质、厚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学科知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能在当代社会和学术语境下进行创新研究,服务于我国的语言文学研究与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层面上的学术能力,能在全球化的学术背景下从事高水平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共设有三个二级学科,分别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和德语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学共有6个学科方向:
1.认知语言学/语义学
2.语料库语言学
3.对比语言学
4.翻译学
5.英美文学
6.德语近现代文学
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职研究生学科方向
1. 认知语言学/语义学方向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的身体和心智对于外部世界的经验对语言的核心作用。认知语言学致力于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与人的认知规律之间的和谐一致,其研究成果与认知科学其他学科的成果相互支撑。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实际语言现象的解释;根据实际语料提出相关理论假设;解决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出现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等。
导师:李福印
2. 对比语言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以认知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开展各个层面的跨语言对比与认知研究,以寻求语言的规律性解释,以及可用于外语教学、语言习得和日常交际等实际问题的原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语言对比角度,侧重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共时对比研究,关注跨语言研究的经典话题与前沿课题;2)认知语法学角度,侧重于对不同语言的使用特点进行认知研究,包括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导师:王义娜
3. 翻译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强调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翻译现象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其研究包含翻译理论、翻译史、翻译批评、翻译教学等诸多领域,其研究既重视译文文本的内部分析,同时也重视影响译文生成、传播的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
本方向尤其着重采用理论性或实证性方法对典籍英译、翻译批评、翻译教学等进行研究;探讨翻译研究的前沿课题;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研究不同翻译语料的能力。
导师:文军
4. 英美文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作为研究美国诗歌和英美现当、代小说的专业平台为文学类学生而设,旨在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独立研究英美现、当代小说思想和艺术形式的能力,以及思辨批评能力,使他们既能鉴赏诗的技艺和创新又能发掘其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思想内涵,既能够进行传统的小说艺术形式分析,又具有跨学科研究的视野,鼓励学生在小说与科技、小说与旅行、小说与法律、小说与病理、小说与战争、小说与历史考证等方面做出原创性的成果,最终成为能够独立从事诗歌研究、现、当代英美文学研究与文化批评的创新性人才。
导师:彭予、田俊武
5. 德语近现代文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是研究德语近现代文学的高级专业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德语近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家、经典作品和重要流派的原创性研究能力,使他们既能熟练自如地把握切入文学文本的理论和方法,又能在充分了解现有研究以及熟悉国际最新研究动向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到研究构想。本学科方向的目标是培养有严谨的科学精神、最终能独立从事德语近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创新性人才。
导师:吴晓樵
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与复试
招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初试包含三个考试科目,分别是英语/综合英语能力、综合汉语能力和专业知识。其中,专业知识分为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理论和近现代德语文学四个科目,考生可根据自己所报学科方向选择某个科目。如下:
代码 科目
1001 英语
1004 综合英语能力
2121 综合汉语能力
3121 语言学
3122 英美文学
3123 翻译理论
3124 近现代德语文学
综合英语能力考试旨在测试考生的综合英语知识与能力,包括英语知识的厚博程度、英汉翻译能力、英语学术文本分析与批判能力、英语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英文命题、英文答卷,考试时间3小时。不指定参考书目。
综合汉语能力考试旨在测试考生的综合汉语(包括古汉语)能力、汉语学术文本分析与批判能力、汉语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中文命题、中文答卷,考试时间3小时。不指定参考书目。
专业知识考试旨在考察各专业方向考生的基本学科知识结构,对主要学术思想体系的认知与评析能力、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具体学术问题的能力。外文命题、外文答卷,考试时间3小时。不指定参考书目。
补充说明:报考德语近现代文学专业的考生,考试科目为1001,2121和3124。
复试涉及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考察考生第二外语的运用能力,用第二外语考试。第二部分考察外语口语能力,第三部分考察专业研究能力,包括研究背景及已有基础、学术发展潜力、科研技能、博士研究计划的预期成果等,均使用外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