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一直都是极其厚重的词汇,我们的历史经过传承,文化经过传承而历久弥新。这次云南艺术学院邀请杨德鋆教授从三个问题上对,“传承人”的言与行——进行了讲解和分析。
一是“传承人”名称的特殊意义。“传承人”的主要标志是系统掌握所从事业务的知识技能,有较长的实践经验,在所从事的行业当中,业务具有被公认的代表性、典型性、独特性和影响力。“传承人”和“传承二字的双重含义”即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激活传统生机,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二是非遗传承人的历史地位。传承人的历史份量是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活”纽带,并且尊崇传承人的风尚由来已久技术技能高低决定人类“活”的状态,尊仰和崇敬技艺、技术、能人实际上是为了确保生存和提高生活品质。
三是非遗传承人的社会责任。归纳为12个字是“坚守传统、传承拓展、超越前人”。坚守传统就是从前辈那里继承来的优秀文化艺术传统,在实践中始终不忘保持其基本风格和本质特色。传承扩展是继承传统,不是墨守成规,要适应新的客观情况,跟上时代节奏,拓宽符合传承弘扬非遗的路子。超越前人即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创造,把从前人那里学习、继承的经典,化作我们今天应该超越的标尺。
除了对问题细致的讲解之外,杨教授也向学员们一一展示了“传承人”一词的由来。从观念和提法上,古代把最高水平技艺的手艺人比作“天工”“神工”。为了记录和推广技术技能,并推崇他们的价值,历史上就有《考工记》、《天工开物》、《三才图会》等著作。在文物和实际生活中,民间艺人留下了各种青铜器、壁画、崖画及画卷作品,使其在群众中有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最后,杨教授要求云南艺术学院学员们,要牢牢记住艺无止境、技无尽头、谦虚善学、寻新求进,不断提高自己,永不停下前进的脚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传承文化的带头作用。希望在职研究生学员们珍惜这次系统学习的机会,将设计和传统工艺进行很好的融合,把技艺提升到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层面上,使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更好的走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