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研究生
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科由我国著名树木学家、学部委员郑万钧教授于1952年创建。经过50多年的建设,已成为国内外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学科。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被评为原林业部重点学科,2006年再次被评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所属生物学一级学科2001年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植物学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工程师2人,助教3人。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国家林业局跨世纪人才1人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1人。
植物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植物系统与进化、树木学、森林地理学、资源植物学、结构与发育植物学、植物抗性生理生化等。特色是以重要森林资源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重要森林资源植物的系统分类和进化,揭示其生长发育的生物学基本规律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森林资源植物科学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1、木本植物结构与发育方向目前集中围绕着木本植物形成层发育及分子调控机理、林木染色体特异区段分析与定位、林木成花调控机理、竹类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竹纤维发育机理以及植物细胞寿命、细胞程序性死亡等重大理论问题或领域展开。
2、植物系统与进化方向目前从事的科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要经济树木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包括木兰科、壳斗科、五加科、竹亚科和蔷薇科等。(2)苔藓的系统与进化,以及生态学研究,主要研究羽藓科等侧蒴藓的系统与进化。(3)植物种间协同进化研究,以重寄生植物为材料,通过结构、信号大分子等的研究探讨植物在演化过程中协同进化的机制。
3、资源植物学方向目前所做主要工作的内容有:(1)野生园林植物资源的引种与驯化:引进国外优良的彩叶树种,丰富园林景观;发掘国产常绿槭树科植物资源,丰富长江流域园林常绿成分;进行华东地区鸡爪槭、红枫等品种分类研究,收集槭树种质资源26个。(2)石蒜属植物野生资源收集及快速繁育技术研究:已经收集了全部国产石蒜属的野生物种,并建成石蒜种质资源保存圃;已经成功获得了石蒜组织培养苗;石蒜属植物鲜切花栽培技术研究;石蒜属植物切花保鲜技术研究。(3)海棠属植物观花、观果品种研究:海棠属野生资源的收集;海棠属品种分类。(4)冬绿地被植物研究:冬绿地被植物抗寒性研究;冬绿地被植物耐阴性研究等。(5)桂花品种分类研究;(6)鲜切花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及产业化途径研究;(7)观赏樱类资源收集、分类与繁育。(8)其它观赏植物的多途径繁殖与利用。
4、抗性植物生理生化方向目前着重研究竹类植物开花衰退机制与调节、木本植物生殖工程调节、常绿观赏植物和竹类植物耐寒的细胞生物学机理、植物抗旱机理和竹类植物耐盐生理等领域的研究。
5、树木学方向主要研究树木主要类群的分类、特性和利用,重点是裸子植物、樟科、蔷薇科、五加科、木樨科和竹类,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林业产业提供坚实支撑。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