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了解考生是否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养和潜质。其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哲学理论基础。考试内容覆盖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理论的全部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研究生考试注重考查考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方面的知识;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课中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理论问题、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在职研究生
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物质与世界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三)从物质到意识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三、实践与世界
(一)实践的本质和结构
(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三)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四、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一)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
(四)社会的文化结构
五、个人与社会
(一)人的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
(二)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三)社会创造人与人创造社会
六、联系与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方向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七、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二)对立统一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八、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一)历史运动的规律及其特殊性
(二)历史规律的实现途径
(三)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多样性
九、认识与实践
(一)认识的发生
(二)认识的本质。
(三)认识的结构
十、认识形式与认识过程
(一)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基本形式
(二)认识的过程及其内在机制
十一、认识活动与思维方法
(一)认识活动中的思维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及其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十二、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
(二)价值
(三)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十三、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一)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二)人的发展及其历史进程
(三)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主要参考书目:
李秀林.李淮春等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