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强月新教授应邀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专业学生进行了一场关于“时代召唤观点记者”的主题讲座,新闻学院吴玉兰教授、李道荣教授出席本次在职研究生讲座。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发展,观点记者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日益成为媒体竞争制胜的法宝。这个时代需要和呼唤着观点记者。” 强教授以一句简短而有力的开场语引起了在场学生的兴趣。
“观点记者”顾名思义即能够发表自己独到观点和见解的记者。与一般的记者不同的是,观点记者在新闻业务中注重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表现手法上侧重议论、在思维方式上则偏于理性。强教授说:“当今社会,言论自由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而媒体也都呈现出由过去的“重述轻评”逐渐向“重评轻述”转变的趋势,因而时代对观点记者的呼唤之声越来越强。”
在谈到如何呼唤时代所需要的观点记者时,强教授指出: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让一部分记者成为了反映和代表舆论的意见领袖,观点记者作为这其中的中坚力量则成为了一种必然;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加剧了报刊同质化,由此,现实则更需要一批观点记者来规避同质化,这一趋势也日益成为报刊媒体竞争制胜的法宝;从记者培养机制和实践角度来看,记者所处的位置和所得到的新闻事实是不平等的,但表达自己思想和观念却是平等的。因此,对于观点记者来说,提供独到的新闻视角,表达和展现自己的个性化思维特征成为重中之重。最后强教授给大家送上了成为观点记者的十六字法宝“善于思考、精于表达、勤于苦练、勇于创新。”
《我国新闻学定量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第一作者。
《传媒市场的经济学特征》
《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第一作者。
《传媒经济研究的量化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
《回顾与展望:2005年中国媒体年度报告》
《中国媒介发展研究报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第一作者。
《我国中部农村的媒介使用及媒介可信度现状研究》
《新闻与传播评论(2005年卷)》武汉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第一作者。
《2006年媒体发展扫描》
《中国媒体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06年卷,第一作者。
《“互动性”理论观照下的我国政府网站建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一作者。
《从“使用与满足论”视角看我国农村受众的电视收看动机》
《现代传播》2007年第5期,第一作者。
《转型社会的媒介景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第一作者。
《媒介成本在构建和谐经济中的转嫁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