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研究生简介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北依巍巍太行,南滨滚滚黄河,位于京广、太荷铁路交汇处的豫北名城新乡市,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其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院系调整,学校先后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现设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学院,29个研究所(中心),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6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55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管理学和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06年获得硕士授予权,现有导师6人,其中博士4人、教授3人、副教授3人。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职硕士研究生设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载体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中国化研究三个研究方向。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够担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者。近三年来,导师组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在《求是》、《毛泽东思想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