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Eaton-Kortum模型:贸易模式与技术改进效应
主讲人:鞠建东博士
(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大学经济学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清华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鞠建东教授,自1995年担任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聘任),2007年至2009年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客座研究员,兼任世界银行顾问。自2009年至今担任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讲授《高等国际贸易》等在职研究生课程。
鞠建东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产业组织。在国际一流学术杂志,包括《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美国经济杂志(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国际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近期发表包括“When Is Quality of Financial System a Sourc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onsumer Heterogeneity,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Welfare Impact of Free Trad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Domestic Institutions and the Bypass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 (with Shang-Jin Wei)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Economic Policy等。
贸易模式一般指的是正在作层面上的业务流程设想(Business Process Design);而贸易方式和贸易方式设想指的则是正在雄司战略层面上对贸易逻辑(Business Logic)的界说。
贸易方式的类型
一般地说,办事业的贸易方式要比制造业和零售业的贸易方式更双杂。最陈腐也是最基本的贸易方式就是“店展方式(Shopkeeper Model)”,具体点说,就是正在具有埋伏消费者群的地方开设店展并展示其产品或办事。
一个贸易方式,是对一个组织如何行使其功能的描绘,是对其主要活动的大纲挈领的回纳综合。它界说了雄司的客户、产品和办事。它还提供了相关雄司如何组织以及创收和盈利的消息。贸易方式与(雄司)战略一同,主导了雄司的主要决策。贸易方式还描绘了雄司的产品、办事、客户市场以及业务流程。
大多数的贸易方式都要依托于技术。互联网上的创业者们创造了很多全新的贸易方式,这些贸易方式完整依托于现有的和新兴的技术。利用技术,企业们可以以最小的价钱,接触到更多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