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建筑学院下设的专业,建筑学院设有建筑学(授建筑学学士学位)、城市规划(授工学学位)和园林(授工学学位)三个本科专业,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三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其中,建筑学专业为天津市品牌专业,并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城市规划专业为天津市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筑学学科和城乡规划学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考试大纲如下: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中外建筑历史三部分
(1)建筑设计原理部分(45分)
要求学生掌握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住宅建筑设计原理、高层建筑设计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及方式、建筑的艺术处理手法以及环境处理方法。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知识全面、能解决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了解当代建筑设计思潮,了解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及原理。
(2)建筑构造部分(45分)
要求学生基本概念清楚﹑知识全面,掌握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基本的构造设计方法;能够清晰﹑完整、准确的绘制典型部位的构造及做法,掌握较为先进的建筑技术,理解建筑设计相关规范的含义及应用。
(3)建筑历史部分(60分)
包括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建筑历史发展演变的进程,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各种建筑特点;掌握典型的古典建筑技术的做法名称;能够分析历史上各种建筑创作思想、总结传统经验以适应现实需要。考生应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阅读理解、叙述、绘图与综合分析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考试科目试卷题型:
试卷一般都含有名词解释、填空、绘简图、简答、评述等内容(具体题型会根据内容调整)。
2、考试内容及比例:
①建筑设计原理(约占45分)
内容包括:民用建筑设计原理、住宅设计原理、高层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绿色建筑设计原理等。
掌握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民用建筑的基本组成、特点、分类、作用以及建筑设计阶段的内容及过程;建筑设计中如何进行总体环境布局、功能分析、交通流线组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民用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的基本方式,建筑形式美原则及基本构图原则;民用建筑设计艺术处理的特点、空间处理及外部体型处理的方式;了解多种建筑结构形式的特点,中小型建筑设计的结构形式的选择、结构、设备专业技术特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方法;目前国内外建筑设计领域的主要动态和发展趋势。
掌握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套型设计及各类空间设计的原则、了解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住宅建筑立面设计方法。
掌握高层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标准层空间组合方式、核心筒等交通组织方式等。
了解城市规划原理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内容。
掌握建筑设计通则及规范的相关内容。
了解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技术。
②建筑构造(约占45分)
要求掌握中小型民用建筑构造基本原理;掌握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方法;掌握常用及新型建筑材料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能;能根据方案设计图综合运用建筑构造理论和方法、建筑材料及一般结构知识进行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平﹑立﹑剖面及构造详图的设计;了解高层建筑主要部位的构造特点及做法;了解建筑工业化以及大型公共建筑构造的一般构造原理和基本构造方法。了解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绘制方法。
③中国建筑史(约占30分)
主要内容包括掌握典型建筑及做法名词解释;重要建筑史实;典型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结构)、屋顶和建筑类型形象及著名建筑作品形象。内容为中国古代建筑,亦可包括近现代建筑同古代传统的关联。掌握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它们的形成过程、典型特征和现有著名实物,能从各时代作品的演变(包括城市和园林)、从群体到单位、从结构到装饰对它们做出叙述与评论。了解中国建筑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法式规则及其社会文化意义,了解中国建筑的材料构造技术对造型的影响。
④外国建筑史(包括古代及近现代)(约占30分)
要求比较准确地表达典型历史建筑风格或著名作品以及其平、立、剖面或结构与造型特征;内容包括历史时间、事件,主要建筑风格、建筑思潮及其历史文化背景与艺术特点,著名人物与观点,著名作品特征等各方面史实。能对历史上的建筑形式特点、建筑艺术观点等做出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