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统计专业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能掌握统计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特别开始武汉大学统计硕士研究生专业,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学院现设有基础数学系、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概率与统计科学系和数学研究所、公共数学课教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学院现设有基础数学系、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概率与统计科学系和数学研究所、公共数学课教学研究中心等单位,武汉大学统计硕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如下:
一、统计专业培养目标
主要为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咨询和研究机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统计专门人才。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熟练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具备从事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应用的基本技能。
3、能够独立从事实际领域的应用统计工作。
4、掌握一门外语的实际运用。
二、统计专业统计专业领域简介
应用统计相关领域有:社会发展与评价、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与利用、电子商务、保险精算、金融业数据库建设与风险管理、宏观经济监测与预测、政府统计数据收集与质量保证、分子生物学中的统计方法、高科技农业研究中的统计方法、生物制药技术中的统计方法、流行病规律研究与探索的统计方法、人类染色体工程研究中的统计方法、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等。
统计学是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有力工具,统计方法在这些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统计专业招生对象与学习年限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 ( 或本科同等学力 ) 人员。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统计专业培养方式
1. 采用课堂教学、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 教学方法注重课堂讲授、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现场研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充分反映应用统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突出统计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 突出应用统计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研究生在专家指导下参加专业实习,提交实习报告。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
4. 实行导师负责的导师组制。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导师组,由导师组指导学生确定专业方向和学习规划,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和撰写学位论文。
五、统计专业课程设置
实行学分制,应获得总学分不少于39学分:
(一)学位课程不低于27学分,包括公共课5学分、专业必修课15学分、案例分析3学分和专业实践4学分;
(二)选修课程不低于12学分。
另外,须完成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两个必修环节。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附表。
六、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环节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如计算机操作及编程、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等)和校外实践(如社会调查、现场研究、基地实习等)两部分。实践环节时间不少于6个月,其中社会调查2-3周,实习基地实习6-8周。校外专业实践一般安排在第3、4学期。专业实践结束后须提交实践总结报告,其中含社会调查报告(合格计1分)和基地实习报告(合格计3分),由指导该环节的指导人(可以是校内外导师、也可以是实际部门的专家)作出评定。
《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手册》是研究生院专门制定的重要材料,专业学位研究生每人一册,用以实时并详细记载其专业实践各环节的实施情况与评定,将在完成后连同实践总结报告一起存入研究生的学位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