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史正富作了一场题为“中国经济超常增长的逻辑”的在职研究生讲座,复旦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9所985工程大学,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和中国顶尖学府“九校联盟”(C9联盟)成员。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复旦大学涵盖了文学、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工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大校区。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在当代全球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市场体系并不是一个统一、同质的平面世界,而是存在着生产要素和普通商品两个显著不同的子系统。要素市场运行所产生的要素供给及要素价格直接进入普通商品市场的生产过程,构成实体企业的成本,从而直接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因此,双层市场由于其不同的运行规律,形成了不用的市场治理结构,从而导致国家职能的变化。
在双层市场结构下,中国走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基本要素产业的战略建构和对一般制造业的市场化改革二者之间互动配合,通过激活普通商品市场的创新发展活力,把建国后前30年自主要素供给体系的内在优势释放出来,实现了普通商品产业的革命性发展,而反过来以大规模市场效应强力拉动了基础要素产业群(包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更为亮丽的崛起,成就了人类经济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广久远的产业革命。从而造就出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奇迹,成就了人类经济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广久远的产业革命。
在旧体制的渐进持续改革中,我国逐渐形成发育着新型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尚未定型的新经济制度,改革还处在进行时。我国从西方传统的政府—企业的二元对立,逐渐转向了战略性中央政府、竞争性地方政府和竞争性企业为主体的三维市场经济互动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形成了四大支柱:中观经济机构成为市场主体、国有资本取代国营企业、国家理财,以及国家长期发展管理。
史正富教授,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同华投资集团董事长。史教授是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美利坚大学经济学博士和马里兰大学社会学学博士候选人。曾获孙冶方经济学奖、中国优秀图书奖、上海图书奖等奖项。著有《超常增长: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现代企业的产权革命》等。主编《中国改革30年研究丛书》中、英文版;与蒋学模合编《政治经济学教材(十三版)》。史教授主持了几十家企业的创业股权投资,并担任奇瑞汽车、南大光电等企业的董事,是上海股权投资协会的首任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