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海云教授应邀参加第6届亚洲风险意识年会并在年会上发表演讲,第6届亚洲风险意识年会(RiskMinds Asia 2015)是亚洲风险管理行业一年一度的大型交流活动,金融学院张海云教授应邀在年会上发表了题为“Funds Transfer Pricing in the Light of Basel Liquidity Ratios”(巴塞尔流动性比率约束下的资金转移定价)的演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重视经济金融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构建了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研究中心、金融产品与投资研究中心、国际金融战略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承担了国家社科、自然科学、教育部等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世界银行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在经济金融理论、金融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
亚洲风险意识年会历年来云集各大全球性金融机构首席风险官、风控总监以及金融监管专家,是风险管理实务界的高端交流平台,很少邀请学界专家发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海云教授是唯一一位连续三年应邀发表演讲的学界嘉宾。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s Transfer Pricing,简称FTP)是银行业的一个重要管理会计工具。银行在管理中需要对于各业务条线、产品线、地区、各级人员等多维度进行收入、成本、利润及经济附加值的分摊核算,以了解银行的盈利点和亏损点,优化资源配置,其中资金成本核算是成本分摊的重要一环,而这一环节的关键一步是确定资金在银行内部个职能单位之间的转移价格,即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计量在管理决策、绩效考核、激发员工积极性等多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海云教授在演讲中提到,传统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法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批发资金市场能够有效替代其它各类资金来源与资金用途,与此相应,批发资金市场的资金价格成为传统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主要参照。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批发资金市场内在的不稳定性,其教训是:同样是资金,如果来源不同、交易结构不同、业务关系不同,则无法简单替代、不应视为等同,这种不等同性是传统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基本假设的硬伤。
在总结全球金融危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银行业的全球监管标准《巴塞尔协议》不仅进一步强化了资本监管,也对流动性监管提出了两个量化标准——流动性覆盖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简称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简称NSFR),从监管上对于资金的不同来源和不同用途进行了量化的区分。与此相应,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需要进行调整。张海云教授讨论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梳理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结合实例,评析了现有文献中调整方法的缺陷和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