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彭兴韵教授作了一场题为“经济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的讲座,彭兴韵,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得金融学硕士学位;1997-1999年在长证券证券公司工作,任部门主管;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和金融研究所工作,现为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现已出版了多部著作,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和各类评论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文学哲学部、社会政法学部、历史学部、经济学部、国际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等6大学部,近40个研究院所,10个职能部门,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内的8个直属机构,2个直属公司,180余个非实体研究中心,主管全国性学术社团105个,并代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彭兴韵讲授以浅显易懂的术语讲述了经济“常态”的含义,彭教授从经济增长率的持续性上升、高储蓄-高投资、人口红利贡献巨大等典型特征详述了中国经济的“旧常态”,彭教授认为中国经济正从中等人均收入水平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同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旧常态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必然转向新常态。彭兴韵教授从中国经济“新常态”中新的体现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进行阐述,彭教授认为新常态是在中国通过高信贷、高货币投放而维持的高储蓄—高投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人口结构变动、全球经济再平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大背景下,对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的较为冷静的新认识。
讲座最后,在座师生就“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美国货币政策的评价”、“我国利率市场化”等提问与彭兴韵教授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