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蒉益民哲学系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是正部级事业单位,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4全球智库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以第20名的成绩跻身“全球智库50强” ,并蝉联“亚洲最高智库”。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级综合性高端智库的优势,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知名智库”。
中国社会科学院蒉益民哲学系硕士生导师,1964年9月生,浙江宁波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200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外国哲学专业研究,研究方向为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形而上学、认识论等。主要论文有:《专名指称的一种因果描述观点》(2006年),《心灵哲学中反物理主义主要论证编译评注》(2006年),《二维语义学及其认知内涵概念》(2007年),《专名意义的一种生活整体主义观点》(2007年),《当前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核心课题》(2007年),《解释空缺与物理主义》(2007年),《公共疼痛及孪生地球疼痛--对心灵哲学中渐逝型取消主义的一种阐述》(2008年),《知觉经验与知觉内容》(2008年),《二维语义学与反物理主义》(201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蒉益民主持与参加的课题有:“专名问题研究”(哲学所重点课题),“分析哲学中关于语言和心灵的前沿问题研究”(社科院重点课题),“20世纪下半叶西方哲学重大演变研究”(社科院重大课题,承担心灵哲学以及分析的形而上学部分),“当代西方形而上学问题研究”(社科院重大课题,承担分析哲学中形而上学前沿问题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