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的在职研究生专业,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数学、物理学、电子信息、计算机在职研究生、测绘5个一级学科,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网络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10个专业,山东农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如下:
一、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本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优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治学严谨、友好协作、敬业创新等综合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政府部门、军事、高等教育、科研单位以及测绘、国土资源、交通、水利、规划、城建、城管、农业、能源等国民经济建设领域,从事数字工程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摄影与遥感技术应用、3S技术集成与应用、空间数据分析与应用、辅助决策等方面的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要求硕士研究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验技能,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范围内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和动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论文;具备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有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精神;为人正派、身心健康。
二、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向
1.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2.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3.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4.3S技术集成及应用。
三、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导师组负责学位点建设规划及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组织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阅卷及复试,组织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论证、专题讨论、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研究决定与研究生培养有关的其它重要事项。导师负责指导制定培养计划、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生产或社会实践、论文选题、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等。 研究生与导师指导关系的确定采取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办法。导师调离学校或外出时间超过一年,或因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指导时,学院负责变更研究生的指导关系,并报学校备案。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至五年。五年不毕业者作结业处理。
五、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
1.课程学分
①课程总学分不低于 30 学分(含专题讨论与实践教育1学分)。
②学位课程不低于 16 学分,专业选修课程不低于 7 学分。
2.必修环节
专题讨论与实践教育1学分。
必修环节包括辅助教学、专题讨论和实践教育等,一般在第3-4学期进行。辅助教学可安排硕士研究生参加本科生相关课程的辅导答疑或部分课堂、实验讲授。科研实践由导师安排参加导师课题,或经导师同意参加其他课题,应结合文献查阅和研究进展,至少完成2次文献综述或研究进展报告。在校期间,硕士研究生至少参加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或经批准外出调研、收集资料。
3.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研究生,须在导师指导下补修3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计成绩,但不记学分。补修课程成绩不合格者,不进行中期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