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现有农学、种子科学和工程、应用气象学、大气科学、生态学和农村区域发展6个本科专业,其中农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生态学是校级示范性专业,应用气象学专业和大气科学专业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的气象类本科专业。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职研究生专业简介如下:
1.农村与区域发展
研究方向:
(1)农村社会学与农业推广 主要研究农村社会的涵义、特点、结构、运动规律及农村社会问题;农业推广的原理、推广的方式方法、推广技能及农业推广在促进农村社会变革中的意义等方面的研究。
(2)农业科技产业与农业推广 主要研究内容农业科技产业运作模式和运行规律、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3)农村社区发展与农业推广 主要研究农村社区发展与农业技术推广。开展农业技术科学、农村社会学与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揭示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经济、农村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产生各种发展效应的外因及内因,研究技术管理设计、规划和研究、试验、推广、示范等整个发展过程的有效干预和管理。
(4)农村发展与管理 本方向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方式和管理、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调控、农村劳动力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与农村发展资金问题等。
2.农村科技组织与服务
研究方向:
根据国家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特点和学科基础,本学科设置3个研究方向。
(1)农业科技管理 包括农业科技规划计划、科技成果、科技推广、科技队伍、科技条件、科技经费、对外技术引进和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管理,以及科技政策和科技预测的管理等。提高农业科技管理水平,能够促使科学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农业技术推广 通过试验、示范、咨询服务等途径,把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包括作物栽培技术、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农田水利技术、农村能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技术等,以达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农业科技教育 农业科技教育是科技兴农的基础。在农村基层单位积极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农民技术培训、普及国家农业政策和法规,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发展。
3.农业信息化
研究方向:
农业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以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农业生产活动信息为对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农业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传输、利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研究。主要包括农业信息的收集和加工、农业信息服务。
4.种业
在职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
(1)种子工程技术研究 研究种子生产、加工、贮藏以及种子质量检验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2)种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研究种子产业发展的历史、形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种子产业的发展战略等。
(3)种子市场营销与管理 针对种子市场营销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途径和办法。
5.作物
研究方向:
(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物超高产理论和技术、作物生长发育特性及调控技术、作物产量品质形成机理及其应用、作物精准栽培理论与技术、作物逆境应对技术与与营养调控技术、用地养地相结合理论与技术。
(2)作物遗传育种 作物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作物转基因技术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作物改良上的应用、作物分子细胞遗传学。
(3)作物生物技术 作物重要性状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作物人工染色体及基因组学、植物重要性状基因的开发和利用、植物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水稻基因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