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研究生是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的研究生专业,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课程:安全管理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流体网络理论、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安全法规、矿井通风、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矿井火灾防治、矿井粉尘防治、矿井降温与空气调节、防火防爆学、建筑防火工程、安全心理学、工业通风与除尘、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电气安全职业安全与健康、建筑施工安全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如下:
一、学科(专业)概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所在矿业工程一级学科1999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3年获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该学科以安全工程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安全工程辽宁省示范专业以及2005年辽宁省科技厅、财政厅批准组建的辽宁省煤矿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批准组建的矿山通风技术基础研究实验室为依托。
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是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技术与管理科学,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由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产生的一门新的综合学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以矿山安全为主攻方向,尤其在煤矿“一通三防”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二、研究方向
1、矿井通风与粉尘防治理论及技术
(1)矿井风流运动规律与仿真技术;
(2)多孔介质风流状态研究;
(3)井下三维流场研究;
(4)灾变时期风流状态仿真及控风技术研究
(5)通风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
(6)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与改造;
(7)井下空气环境与降温调节技术;
(8)新型节能环保通风机;
(9)粉尘粒子运动规律;
(10)除尘理论与装备;
(11)矿井粉尘防治理论及技术。
2、矿井火灾防治理论及技术
(1)煤的自燃倾向性、自然发火期及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研究;
(2)自然发火防治工艺、材料与装备研究;
(3)矿井火灾时期风流状态仿真。
(4)煤炭自燃理论与应用技术基础研究
(5)节能减排与防灾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
(6)理论化学在灾害致因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3、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
(1)煤矿井下瓦斯运移规律研究;
(2)煤岩瓦斯突出机理与预测预报研究;
(3)煤岩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研究;
(4)瓦斯抽采技术及装备;
(5)煤矿瓦斯灾害综合治理技术;
(6)煤层气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4、职业安全与健康
(1)通风与空调技术研究;
(2)粉尘检测与防治技术研究;
(3)防毒防辐射理论及技术研究;
(4)防护技术与护品研究;
(5)法律法规与标准研究。
三、课程设置
公共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第一外国语
基础课:矩阵论、数值分析
专业课:燃烧与利用化学、计算流体力学、高等传热学、现代通风安全理论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
指选课:专业外语与文献阅读、创新能力培养
任选课:高等流体力学、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安全信息工程、矿井通风仿真理论与技术、化学动力学、安全与环境测试技术(实验课)、矿井降温、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研究进展、矿井火灾防治研究进展、粉尘防治研究进展、数学物理方程
补修课:矿井通风与安全、采矿工程概论、安全系统工程、流体网络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