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议口译专业研究生是高级翻译学院下设的研究生专业,中国第一个翻译学学位点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设立,这是我国内地高等院校在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下建立的第一个独立的翻译学学位点(二级学科),这也标志着我国内地高等院校在翻译学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议口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如下:
1.概况
会议口译专业作为国家“十五”、“211”重点项目于2003年设立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是全国唯一由教育部专项拨款建设的同声传译教学基地。本专业设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应用翻译系。
会议口译专业的使命是按照国际最高标准,提供全球一流的会议口译专业教育,以培养能胜任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国际外交及各种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工作的专业会议口译员。
本专业严格按照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所制定的各项标准组织遴选、教学与考试工作,并与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直接开展多方面的合作。2005年,会议口译专业在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对全球口译培训机构的评审中荣获全球最高一类评级。
2.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制
培训的重点为会议口译专业实践技能(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完成学业并通过专业考试者,获得“会议口译专业证书”,证明其能胜任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国际会议和外交场合的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工作。
3.课程内容:
一年级学习交替传译、视译、口译基础理论,并辅之以语言提高、演讲、笔译、专题知识(如经济、法律)等模块和课程。
一年级结束时,学生参加有外部考官参与的升级考试,以确定其是否有资格升入会议口译专业二年级。升级考试的科目包括英中/中英交替传译和视译。交替传译的考试要求考生在连续听完约五分钟的发言后,用良好的演讲技巧忠实完整地再现发言内容,信息准确、逻辑清楚、表达流畅、细节基本完整、语言质量达标。未能通过考试者,可在下一年重考。
二年级学生在第一学年掌握交替传译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接受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和带稿同声传译的深度训练,掌握会议口译高阶技能。授课和练习材料多为国际会议的最新材料,可以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深入了解当前国际会议经常涉及的各类主题的背景知识,并熟悉各种口音和发言者立场。二年级下学期,还系统学习国际会议口译的会前准备策略,深度钻研会议口译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行为守则。
学生还可以在本学院教师组织的模拟会议中进行会议口译练习,模拟会议专题为当前国际会议经常涉及的重要领域和最新议题。此外,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学生也有机会在本系教师的带领下前往在上海举行的各类国际会议现场,观摩和旁听本系教师的现场口译工作,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实习厢”同声传译练习。或赴国际组织实习,参加大型国际会议中的“实习厢”同声传译练习,并体验国际组织中会议口译员的工作与生活。
二年级结束时,按照国际会议口译项目的通行标准,举行专业考试(Professional Examination),由外部考官考核学生的口译实践能力。专业考试科目为交替传译(A-B, B-A)、同声传译(A-B,B-A)和带稿同声传译(A-B, B-A)共六科。对于同时申报C语言的考生,另安排由C语言译入A语言的相关考试项目。考试材料均取自于真实国际会议,其难度相当于专业会议口译工作。
通过专业考试的学生获得“会议口译专业证书”(Professional Diploma in Conference Interpreting),该证书证明获得者已为专业会议口译员, 达到国际会议口译员标准,能胜任国际组织、外交外事及各种国际会议中的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工作。
4.师资
会议口译专业所有口译专业课均由具有丰富国际会议口译工作和专业口译教学经验的专业会议口译员执教,其中包括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会员。
此外,本专业还邀请联合国、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美国和中国外交部等口译用人单位的领导、专家以及世界一流会议口译项目的专家教授举行不定期专题讲座。
5、毕业去向大致如下:有选择到专业口译服务机构任职(如联合国总部、外交部翻译室、其他中央部委和一些省市的翻译室等);有选择灵活就业安排,即部分时间在某单位供职(多为口译岗位)、部分时间从事自由应聘的国际会议口译工作;有担任(公私企事业高级翻译兼管理层助理);还有选择成为自由应聘的国际会议口译员。
会议口译专业的毕业生深获专业翻译市场好评。有人已受到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聘用,担任专职或兼职同传译员。已有多位会议口译专业毕业生申请并成功加入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成为AIIC会员。
6.报考资格
凡已获得学士或以上学位(含应届毕业生,专业不限)并以英语或汉语为A语言(即“母语”)的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海外人士均可报名。
7.语言组合
会议口译专业目前培养的重点是英汉互译会议口译专业人才,但针对同时掌握第三种语言的学生,可以额外安排相应的教学,并在考试时增加相关项目。可报考的语言组合如下:
考生必须掌握的语言为:
汉语普通话(A/B)
英语(A/B) * 其中一门必须为母语
此外,考生还可以增报以下语言(如有): 法语(B/C)
注:A语言,通常是指译员的“母语”,即译员最强的一种语言,译员对其有完全的理解能力以及娴熟的表达能力,运用非常自如、精确、得当,对语域和细微含义有精准的把握。
B语言,虽非A语言,但是是译员掌握十分熟练的语言,译员对其有完全的理解能力以及充分的表达能力,可以准确、清晰、有效地传达各种信息。
C语言,即译员的“接收语言”,译员对其有完全的理解能力,可以将该语言译成其 A语言。
8.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主要考核:
A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B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C语言(如有)的听力理解能力
以及:
对信息/逻辑的分析与总结能力、清楚表达思想的能力、沟通技巧、世界知识、反应灵敏度和心理素质
入学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组成,其形式如下:
笔试A(半天),语言/综合试卷,常见题型包括:
写作:针对所设定专题写出一篇文章。
填空(cloze)与结语写作:要求考生填补文章里空缺的词条,并依照文章的总体思路与文体风格,写出逻辑一致、前后呼应的结语段落。
改写(paraphrasing):要求考生改写若干语句,文字不得与原文重复,但意思必须与原文一致。
综合知识测试:包括国际知识、重要时事等。
笔试A结束后,考生再到语音室做5分钟左右的录音,以测试语音、语调、流畅度等。
笔试B(半天),翻译试卷,常见题型包括:
笔译:中英文双向笔译
摘要:阅读文章后以另一种语言写出相当于原文1/4篇幅的摘要
通过笔试的学生方可参加面试。
面试:每名考生面试时间约为30分钟,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内容):
复述,A-A、B-B:听3分钟的演讲,然后以同一种语言用自己的话重述演讲内容,以抓住重点信息和逻辑为主。不能做笔记。
听译,B-A、A-B以及C-A(如有):听3分钟的演讲,然后以另一种语言用自己的话重述演讲内容,以抓住重点信息和逻辑为主。不能做笔记。
即兴演讲(A、B):从考试委员会提供的若干题目中挑选其中之一,经过3分钟的准备,作3-4分钟的即兴演讲。
问答与对话。
在校研究生报考上外高翻会议口译专业研究生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于 10 月 31 日前向上海外国语大学研招办出具书面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