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专业是信息工程学院下设的研究生专业,信息工程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五个本科专业。目前,学院下设计算机系、通信工程系、信息技术研究所、IT实训中心、计算机基础教学部、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三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东北电力大学计算机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如下:
一、学科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有虚拟现实、智能用电、嵌入式系统、网络安全等九个实验室、及智能信息处理等十个研究室,配备了价值1000余万元的实验设备,先后和多家企业合作,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保障。
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已形成了成熟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完成科研和教改项目80余项,科研和教学成果获奖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5部,获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登记20余项。
本学科以电力行业应用为背景,瞄准研究前沿与热点领域,承担各类课题项目,主要解决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
二、培养目标
三、研究方向
1.智能电网信息技术
2.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
3.大数据及智能信息处理
4.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5.计算机理论、模型及算法
四、课程设置
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公共基础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必修环节、辅修课四个类别。
1、学位课
(1)公共基础课:政治理论课、第一外国语
(2)基础理论课
(3)专业基础课
2、选修课
3、必修环节
学术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活动(至少参加一次学术论坛)、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
4、辅修课
少数跨专业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辅修至少两门本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辅修课不计学分,应辅修而未辅修或者辅修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辅修课程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辅修课程可在研究生入学后两年内完成,由研究生所属学院统一安排。
要求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中的每门课程必须编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英文译名、学时、学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上课方式、考核方式、必读书目及参考书目等。所有课程教学大纲需经院分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送研究生部培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