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庆柱研究员做题为“丝绸之路的考古学解读”的学术报告。刘庆柱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现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学术职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文学哲学部、社会政法学部、历史学部、经济学部、国际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等6大学部,近40个研究院所,10个职能部门,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内的8个直属机构,2个直属公司,180余个非实体研究中心,主管全国性学术社团105个,并代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本次报告中,刘庆柱研究员从丝绸之路申遗的话题谈起,阐释了丝绸之路的由来,指出“丝绸之路”现已成为古代中国、中亚、西亚之间,以及通过地中海(包括沿岸陆地)连接欧洲和北非的交通线之总称。刘先生通过详实的例证阐述了草原、沙漠、西南、海上四条丝绸之路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过程,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古代中国走向世界、古代世界走向中国三个层面,解析了丝绸之路与汉唐盛世之间极为密切的关系,强调了汉唐丝绸之路的历史重要性。刘教授指出,丝绸之路并非只是中国输出丝绸的贸易路线,而是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交往路线,特别是对中国而言,丝绸之路包含了文化、政治交流等丰富的内涵。刘先生在报告中列举四点考古佐证,对此进行了阐释。报告会上,刘先生还对中国古代朝贡文化的双重性特点进行了解读,并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研究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