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的优势,努力弘扬严谨学风、不懈推进教学改革,实行主辅修、外语加专业方向等多种培养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成才与个性发展。全院教师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多部教材和课程入选国家和省部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系列。南京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德语在职研究生培养目标
1.硕、博士研究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2.博士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有创新,在深度、广度上达到学校的规定;硕士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学术新动态,掌握基础的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批评和知识更新能力,眼界开敞,学风严谨;语言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能够胜任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工作和专业课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在语言、内容、形式上达到相应的要求。
3.硕、博士研究生均应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并遵守学术研究的一般规范。
4.熟练掌握工作语言(德语),具有在较高层次上应用该语言的能力和文化素质,基本掌握第二外语。
二、研究方向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1)德语语言学
2)跨文化日耳曼学
3)德汉语言、文化对比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1)德语文学
2)德语语言学
3)跨文化日耳曼学(本方向硕士研究生参加跨文化日耳曼学项目,毕业时获南京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双硕士学位)
三、招生对象
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或同等学历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经复试通过者。
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中德双学位中方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经复试通过者。
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中德双学位德方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向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申请,申请者必须已经通过哥廷根大学入学资格审查并被哥廷根大学录取。
博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或同等学历者,经博士生入学考试(笔试、口试)合格者。
四、学习期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有条件的弹性学制,学习时间一般三年,其中第一学年为课程学习阶段,通过中期考核后进入论文的准备与写作阶段,期间包含申请出国进修机会,搜集整理论文资料,进行教学实习,参加论文及阅读讨论课。
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中德双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有条件的弹性学制,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其中第一学年在哥廷根大学跨文化日耳曼学系学习,第二学年在南京大学学习,包括课程学习、教学实习以及考核和论文写作辅导等。
博士研究生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阶段至少一学年,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延长学习时间。
五、培养方式
1)硕士生在入学的第一学期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导师确定后,由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负责专业培养工作。博士生录取后由导师成立指导小组,负责专业培养工作。
2)课程采取课堂讨论、课外阅读、讲座、研究报告等方式,着重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论结合实际,要求研究生在掌握本领域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学术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拓宽视野,采用新方法、新手段进行研究。
4)鼓励研究生参加本系、院及国内的各种学术活动,参加中外教师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新动态。
5)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中方硕士生在南京大学入学报到后,同时获得哥廷根大学该方向的入学资格。第一学年两个学期在哥廷根大学进行部分课程学习。第二学年回到南京大学继续进行课程学习和进入论文准备阶段。其中,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初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德方导师可选为第二导师。
6)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德方硕士生获得哥廷根大学该方向入学资格的同时,必须在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申请注册。第一学年两个学期在哥廷根大学进行部分课程学习。第二学年到南京大学继续进行课程学习和进入论文准备阶段。其中,第三学期初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第三学期期末进行中期考核。
六、考核方式
1.公共课和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任课教师负责。
2.专业课或进行笔试,或写课程论文,论文篇数由任课教师确定。
3.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在学位课程基本完成之后进行,一般在第三学期举行。中期考核的目的是对研究生的学习做全面评估,其内容包括检查学位课程学习情况、专业及方向书目阅读情况、论文开题计划、基础德语(语音语调、口语表达)等。中期考核按照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进行,考核组成员由在职研究生导师组成。考核结果分“通过”、“暂缓通过”、“不通过”三种,“暂缓通过”者须参加补考,“不通过”者将终止学业,按南京大学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