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前身为纺织机械,目前在职研究生主要围绕纺织服装智能装备及关键技术研究、服装复杂系统建模仿真、可穿戴系统应用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意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北京服装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坚持内涵、特色、交叉发展的基本原则,围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装产业的结合应用,促进机械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特别是设计学的交叉融合,精心凝炼新的学科方向,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和协同创新研究,形成学科新前沿优势。
一、服装装备数字化及机电系统控制:面向高端服装装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应用,开展高端服装装备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研究和技术开发;基于工业传感器网络、现场总线和工业物联网的服装装备多单元协同控制系统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面向服装智能制造的机器人系统机构学、传感与控制、行动规划以及应用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毕业后可从事高端服装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等工作。
二、复杂系统智能建模与仿真:强调运用整体论和还原论相结合的方法去分析、模拟系统,研究受控目标的动态特性和控制需求,解决控制平台与仿真计算环境对接以及装备的建模问题。以服装复杂系统为重点研究对象,从服装智能制造角度切入,涵盖硬件搭建、软件开发、建模仿真、控制决策等多个方面,是服装产业链的核心之一。毕业后可从事服装及其他行业的仿真研究以及系统集成等工作。
三、智能可穿戴技术与应用:主要探索智能可穿戴产品的设计原理、开发方法、评价标准和应用创新,解决智能可穿戴产品的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舒适性和美观性等问题,研究内容包括智能服装、智能家居、医疗保健、运动健身VR/AR/MR等。毕业后可从事可穿戴技术的科学研究以及可穿戴产品的工程开发等工作。
四、人工智能与创意计算: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和技术来激发、支持和改进设计创作过程,开展“数据、算力、算法”驱动的机械工程与设计学交叉领域的应用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开展创意生成与增强、造型生成与创新、创意工具与辅助、创意情感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开发与工程实践。旨在培养具备技术实践、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毕业后可从事智能创意产品的设计和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