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介万奇教授做了题为“多组元合金铸造过程的凝固基础研究”的学术报告。西北工业大学(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简称“西工大”,位于古都西安,是直属的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工程为特色,工、理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开放式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中管副部级建制,设有研究生院。
西北工业大学介万奇教授系统、深入分析了化合物半导体晶体生长与性能表征研究,详细阐述了探测器级CZT晶体材料的制备技术等前沿研究领域及近期创新成果。精彩演讲不时博得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后,介教授与在座的师生展开了积极的学术讨论,并详细回答了现场师生提出的问题。广大教师和在职研究生纷纷表示,本次学术报告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知识,拓展了科研视野,受益匪浅。
介万奇,1959年生,1988年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0年晋升副教授,1991至1992年获洪堡基金在柏林工业大学材料系合作研究,1993年晋升教授,1995年任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6至2002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199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999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年获全国模范教师,2007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主要从事凝固理论与技术、铸造技术与化合物半导体晶体生长与性能表征研究。在复杂工业合金凝固理论和冶金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多个创新性理论成果并获得实际应用。开发出大型结构件的反重力铸造工艺与装备,在工业领域广泛推广应用,获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将凝固理论与合金成分设计和晶体生长新技术相结合,开发出5种化合物半导体的晶体生长技术,特别是探测器级CZT晶体材料的制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多个领域实现应用,获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另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及二等奖各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6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论文他引1000余次;独著专著1部,合作专著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