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作家石德华来到闽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博东401教室为文学院17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研究生召开了一场以“散文鉴赏和创作”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分“一层一层拉开抽屉——在读与写之间巡踱”和“现代散文与生活美学”两部分,并逐步展开论述。
首先,在阅读的过程中第一眼要看到整体。她以读者的身份谈有效阅读,并把阅读的层次分为五层,从低到高依次为:文字图块、逐字阅读、消遣性阅读、阅读理解和鉴赏性阅读。同时,她还鼓励在场的闽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养成写作的习惯,因为会写作的人就会鉴赏性阅读。
其次,阅读的第二眼应该要常问“问什么”。针对“书读得多不如读的通”这个问题,石女士提出读得通的最高境界是,内在知识完美尽可能忠实的向外具体化到这世界。作品中的物体不是平凡、脆弱的存在,它们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传达主旨。
最后,石女士以一篇散文为例,从友情的角度赏析了文章中的“雨天”、“撑伞的手”、“自行车”等意象,指出作品中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散文是书写者的日常。
讲座尾声,石女士与在场闽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进行了亲切互动,耐心回答了在场闽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的疑问,她深厚的学识与严谨的学术态度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