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古代文学教授张海鸥为中国语言文学系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格律诗词的阅读和写作”的讲座,此次讲座除了面向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系学生外,也吸引了校区各院系在职研究生同学的热情参与。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的主要课程是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基础写作、新闻写作、中国当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史、古代汉语、魏晋隋唐文学史、宋元文学史、外国文学、明清文学史、美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古代典籍导读、专业英语。
中山大学张老师以谈论中山大学发起举办的“中华大学生诗词大赛”为引子,鼓励学生多阅读,学习和写作格律诗词,并通过生动的事例表达诗歌是没有门槛的,引起学生对写诗的兴趣。他提出了关于诗词格律的四个境界:一为看懂诗词的格律,二为能写出符合格律的诗词,三为写出精妙的诗词,四为让诗词成为爱好。他说:文学、语言是中文人的标志。一个中文人,要有不同的境界,要展现中文系的气象。
之后,他通过讲解自己 “文学中的中山大学”,展现了如何以文学的角度展现日常之美;也通过这些描写生活点滴的篇章,打破了同学们对于格律诗词的偏见,告诉我们,即使是格律诗词,也能表现现代生活。
中山大学张老师通过讲解自由诗与格律诗,展现了它们的共通之处在于诗心,才意,还有赋比兴的手法;不同之处在于自由诗在形式上自由,显得年轻激情,而格律诗词讲究对仗工整,显得优雅沉稳。同时,新诗的兴起不会使旧体诗死去,古今心灵相通,文学自然相通,无论是自由诗还是格律诗词,我们都可以用它表达感情,表达生活。
在演讲即将结束之际,张老师深情表白他对诗歌的热爱,他说,诗歌是我的热爱,热爱是一种皈依,是心灵的寄托。他表达了自己对诗歌教育事业的热情,并希望更多人能喜欢诗歌,热爱诗歌。
在最后的中山大学在职硕士师生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老师也认真仔细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整场讲座掌声阵阵,同学们获益良多,不仅对格律诗词以及自由诗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对下学期张老师将开展的课程有了更多的期待,还深刻意识到了一个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养,努力将文学融入生活,提高自己的雅趣。此次讲座也在张海鸥老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之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