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系夏晓虹教授作了一场题为“梁启超与胡适-两代学者的对话与交锋”的在职研究生讲座,夏晓虹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为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与社会文化。先后赴日本、美国、德国、捷克、韩国、英国、以色列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与地区从事研究与参加学术会议,并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讲学。
夏晓虹通过展示梁启超与胡适两人之间来往书信对两人之间的对话做了简单说明。梁启超与胡适两人首次会面,夏晓虹给出了准确的时间、地点——在1920年3月20日的天津火车站,以当时天津火车站对进出车站的名人均有记录为据。
夏晓虹还谈及著名诗人金和与黄遵宪的作品《晚清两家诗歌题词》与胡适的《尝试集·自序》,金和之子金将诗集《来云阁诗》赠送给了梁启超,梁启超在1914年增编《来云阁词钞》《文钞》各一卷。夏教授就梁启超对金和之诗推崇至高的原因做了介绍。她说梁启超认为金和的诗可以称为“诗史”,梁启超曾说道:“我认为这两位先生是中国文学革命的先驱,这两部诗集是有史以来一种大解放”。胡适的《尝试集·自序》则提出“文学革命的第一步就是文字问题的解决”,必须用白话来做文学的工具。讲座中,夏晓虹还引领大家回忆、考察了梁启超的写诗技法,认为梁启超十分注意修辞和音节。音节上注重“音节上的实验”“词曲的音节”“白话诗的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