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文佳筠老师做了一场题为“‘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非新能源合作展望”的讲座。中国人民大学有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统计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档案管理、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一级学科相关证书授权点。讲座的主要内容是:
中非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在过去二十年中飞速发展。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期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600亿美元资金支持中非合作。非洲至今尚有近六亿人仍未通电,其电力系统亟待发展,而其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则相当丰富。在此背景下,非洲新能源倡议(Africa Renewable Energy Initiative)于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期间正式启动。中国在过去十余年间,新能源投资和装机容量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一,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全球新能源成本的大幅度下降立下汗马功劳。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产业界,已经积极参与到非洲的新能源建设中。本次讲座将讨论对非新能源合作的机遇和挑战,对比中国和欧美对非合作的不同之处以及欧美做法对中国可供借鉴之处,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对非新能源合作。
文佳筠,加州理工学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美国NGO组织全球化国际论坛研究员,国际NGO组织第三世界网络(Third World Network)顾问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2010年和2014年曾担任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习究院客座教授,讲授“中国环境政治”课程。长期关注并研究可持续农业、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等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