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李义平,北京大学第一个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延安干部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四川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全国工商联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社会责任研究所所长,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EMBA教育中心主讲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培训中心、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清华大学职业经理培训中心主讲教授。被誉为经济学界的“进京三杰”,是著名的实力派经济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李义平就过高福利是经济发展的陷阱做了陈述:
高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一度吸引了世人艳羡的目光。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福利国家经济的徘徊不前,逐渐使人们改变了看法。经合组织专门就高福利带来的危机作过研讨,其议题为“危机中的福利国家”。近日发生在希腊的银行挤兑潮,再次引发人们对高福利制度的诟病。那么,高福利何以成了经济发展的陷阱,非但没能促进反而拖累了经济社会发展呢?
高福利直接影响积累,影响创新和经济结构升级。一个社会要提高消费水平、实行高福利,前提是必须提高生产水平。这里所讲的生产,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也不是单纯扩大生产规模,而是经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提升的扩大再生产。这样的扩大再生产是没有边界的,从而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消费资料。而这样的扩大再生产必然要求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须有足够的积累。高福利阻碍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正确处理消费与积累的关系。
高福利的资金来源往往是高税收或高负债,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瑞典的高福利靠的是高税收、高财政赤字,希腊的高福利是靠高负债支撑的。以高税收支撑高福利,必然减少企业发展资金,制约企业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拉弗曲线揭示,税率超过一定限度时,企业收入下降,反而导致税收减少,导致高福利难以为继。靠负债支撑福利是寅吃卯粮。由于社会福利水平上调容易下调难,公众很难接受紧缩政策,因而只能借新债还旧债,以致窟窿越来越大,最终酿成债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