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至27日,“中国会计发展:方向与路径”专题研讨会在南京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南京师范大学主办,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会计与财务发展研究中心承办,众多专家学者云集,共同探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会计如何更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会议得到了财政部会计司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共设置四个主论坛和六个分论坛。主论坛包括大会主旨报告、圆桌会议、信息化背景下会计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及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本科生教育发展论坛;分论坛分别以“中国特色会计理论”“ESG与企业内部控制”“‘双碳’目标下的会计理论发展”“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理论发展”“资本市场会计理论”“新时代会计教育改革及校友论坛”为主题平行进行。
11月26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张连红、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高大平出席并致辞,开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边霞主持。
张连红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简要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及会计学科的发展,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为国内外会计学者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扩大会计学术界、教育界共识,通过思想碰撞,擦出理论创新的“火花”。
高大平在致辞中围绕中国会计发展的方向与路径,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当前中国会计发展的重点是贯彻落实好《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会计的发展应当坚持问题导向;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会计的发展应当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王化成教授、西南财经大学马永强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张学清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熊筱燕教授、《会计研究》编辑部主任刘国强、河海大学沈菊琴教授、南京大学熊焰韧副教授、爱尔兰都柏林大学Brian Lucey教授分别作主题报告。主旨报告环节分别由南京师范大学熊筱燕教授、东南大学陈志斌教授、南京审计大学温素彬教授、南京理工大学韩晓梅教授主持。
主旨报告后举行南京师范大学会计系列丛书出版计划发布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计分社原社长樊清玉编审报告丛书计划,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王水娟老师、向有才老师分别对《会计原理新论》及《财务会计》的内容及变革进行详细介绍。发布会由南京师范大学会计系主任李芸副教授主持。
11月27日上午举行圆桌会议,澳门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林志军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封思贤教授现场参会,厦门大学杜兴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支晓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刘俊勇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敦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夏立军教授线上参会。圆桌会议由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特聘院长杨雄胜教授主持。
杨雄胜教授表达了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成为全国两千多万会计人员探讨问题、交流思想、形成共识的平台这一愿景,简单介绍了中国会计发展的四个阶段,提出了圆桌会议讨论的三个议题。各位专家围绕有关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中国会计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
圆桌会议后平行举行了“信息化背景下会计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和“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本科教育发展”论坛。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5所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会计学院、会计系的23名学科专家出席了两个论坛,大家围绕着信息化对会计学科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各自所在学校在在职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方面的创新尝试,以及会计学一流本科建设等情况进行深入交流。两个论坛分别由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副院长封思贤、张戌凡教授主持。
11月27日下午,大会的六个分论坛采取线上的形式平行进行,分论坛选取了50篇论文分别进行报告,中山大学张俊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廖冠民教授等50位专家逐一对论文进行点评。会议最终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并在闭幕式上进行了颁奖。
本次专题研讨会,是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进一步探索与践行会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与路径,推动数智时代会计学科的新发展的一场盛会。会议增进了会计学科师生、学术期刊、出版社、企事业单位会计同仁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还展示了近年来会计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的相关成果,对推进会计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转自: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