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邢春冰教授在“劳动经济学双周学术论坛”上,为参会者做了“Who is more mobile in response to local demand shifts in China?(谁能更灵活应对中国本土需求的变化)”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赵忠老师主持,韩军、赵丽秋、王非、翁茜、陈轩等老师,劳动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生等聆听了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北师大”,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在中国,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不均衡程度日益突出,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不同技能水平、户籍身份、年龄组的劳动力对市场需求变动的反应如何?基于此,邢老师利用2000年和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用城市总工作时间变动构造了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动,基于全国行业工作时间变动构造了城市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动的工具变量,通过工具变量法,细致分析了城市当地劳动力需求变动对不同技术水平、不同户口、不同年龄组工人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非技术工人相比,技术工人更易受当地劳动力需求变动的影响。与非农户口工人相比,农业户口工人更易受当地劳动力需求变动的影响。当地劳动力需求变动并不会显著影响非农户口的非技术工人群体。与较年长的工人相比,年轻工人更易受当地劳动力需求变动的影响。对于36-54岁的工人群体,当地劳动力需求变动对其的影响不是通过工人数量的调整,而主要是通过工作时间的变化。此外,施老师还重点讨论了户口体系如何阻止劳动力流动,分析表明,相对于农村居民的流动,户口登记制度更阻碍了城市居民的流动,从而,户口改革不仅需要消除农业与非农业的分化,更应关注户口体系的分散化特征。
在邢老师报告过程中,在座老师与学生对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诸如劳动力异质性与需求变动的界定,研究数据的调试,研究方法中工具变量的设置等进行了讨论。通过本次讲座,老师与学生之间增进了学术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