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教授应北京理工大学邀请做主题“福岛事故的反思:核能及未来能源”讲演。
2011年3月日本遭受空前的九级地震袭击、随之而来的海啸巨浪吞没生命、引发福岛第一核电厂的核泄漏事故、促使民众正视核电安全。同时提醒大众反省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弊端,不应忽视眼前的环保问题。电厂的安全涉及三大因素:高质量的设备、训练专精的工作人员和严谨的管理机制。节能与环保是热门话题,可惜往往流于泛泛而谈口惠不实。水电收费不考虑环保、未能做到鼓励节能就是一例。除本身价值外现存能源还附带威胁环境及安全的负面代价。为了社会福祉有必要全方位规划及探索高效、安全、洁净兼具经济与环保效益的能源。能源的代价、除了经济成本之外、尚须考虑环境、安全的永续福祉以及社会、政治、心理因素、甚至节能反映的成效。我们须共同承担使用能源附带的风险。
郭位教授现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台湾清华大学核子工程学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工程博士,其研究领域为可靠性工程及核能安全。其著作“可靠性最优化设计”是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他首开先河,以科学实证的方法剖析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并受邀在世界50余所大学讲授。两岸清华大学分别以中英文及简体字出版了他的“教研相长”一书。郭教授是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管理团队的重要成员,曾任田纳西大学荣誉讲座及工学院院长,德州农工大学工业与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郭教授于2000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当时最年轻的华裔院士,之后又获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是运筹与管理科学学会(INFORMS)、工业工程学会 (IIE)、电子、电气工程学会 (IEEE)、美国质量学会 (ASQ)的会士(Fellow),并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杂志的主编,和其他几个国际杂志的编委。
为缓解世界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各国科学家都在努力研究,积极寻找新能源。科学家认为,21世纪,波能、可燃冰、煤成气、微生物将成为人类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波能:即海洋波浪能。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再生能源。可燃冰:这是一种与水结合在一起的固体化合物,它的外型与冰相似,故称“可燃冰”。煤成气:煤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及压力增加,在产生变质作用的同时也释放出可燃性气体。微生物: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盛产甘蔗、甜菜、木薯等,科学家利用微生物发酵,可将它们制成酒精。新能源:要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太阳能利用、地热发电、大功率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海洋工程:要重点发展海洋油气田开发技术,并使其成为海洋产业的主导产业 积极发展海底矿产资源、能源探测开发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生物工程技术,提高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