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副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常汉平在仙林校区敬文图书馆二楼西报告厅举行敬文讲坛。参加本次活动的有辅导员宋溧俊老师以及美术学院的同学。
首先,常老师解释了标题。精意意为全神贯注、沉进去。玄鉴是领悟到最微妙的地方。心悟手从指心里明白,手才能跟上,即心领悟在前,临帖创作在后。此次讲坛的重点放在“学习”上。常老师提出开始书法学习的干扰:顾虑、偏见、借口,引发很多问题诸如学书法何用?你、我、他有书法天赋吗?并对此类问题作出应答:对待书法,最重要的是喜欢。鼓励正向面对书法、相信它,将它作为一种信仰。
随后,常老师阐明了书法的功用:自我优化身心、消日、多识古体字,常近古诗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举例说明并解释关于古体、正体、繁体、异体字的不识与误识。阐述书法依附、服务于传统以及书法引出的传统哲学:行健不息、辩证、相辅相成等。常老师还提出书法教育的建议:对领导、家长进行培训,大学生应进行自我教育、参加书法类的社团。
常老师分享了自己从启蒙开始的书法学习与经历,点明老师是至关重要的,由老师指导兴趣就会更大、学习就会更持久一点并阐明了自己的观念:书法是很简单的,要相信书法,书法是很好学的,人人都可以学。最后,漫谈书法技巧:用笔、临摹、调峰、用墨等等。书法的诀窍在于字的技巧,关键在于笔法用笔(笔画背后的动作)、引导及示范。建议大学生从钢笔字练起,临摹古体字,把字写大。
此次讲坛旨在让美术学院的学子们对书法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美院学生正向面对书法,从热爱书法开始,接纳并联系书法,弘扬书法教育。希望美术学院的学子们能用心临摹,不断提升自我!